坚持目标导向,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共治共享的“一核多元”治理模式,紧盯基层治理短板弱项,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强化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基层治理工作质效。
一是突出党建引领。完善“党支部+党员中心户+村民”三级组织架构,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村委会会为主导、村民为主体多方参与和良性互动的基层治理“一核多元架构”,把党组织领导融入基层治理全过程各环节,建立党员进亮身份、认领项目、承诺践诺服务机制,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基层治理实现从有型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
二是深化村民自治。建立职责清单,着力解决部门、乡镇、村委会“越位”“缺位”“错位”和“不到位”等突出问题,落实村民民主协商制度,推动村民协商常态化。提升“自治”能力,对涉及村民切身利益事项和重大问题交由村民“自己议、自己定、自己管”。
三是做实网格化管理。健全网格化管理运行机制,完善问题源头发现、档案采集、分流交办、检查督促、结果反馈闭环工作流程,理顺网格服务管理程序,规范网格员定期巡查掌握动态、沟通服务村民、及时化解民忧,落实网格问题排查“周清零、月总结、季讲评制度。完善网格员亮牌服务、入户走访、工作日志、服务公示等制度,推进网格化基层治理精细管理由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