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1点多,陪狗狗散步,通常这个时间段它都会开始有点焦躁不安,在客厅里走来走去,时不时地瞟着我,或者干脆趴在门口发出呜呜地低吼。每当这时,无论你在做什么重要的事情,你都得放下,因为它该出门了。
冬末天气还是很冷,还不能脱掉羽绒服,不过午后炽热的阳光洒在身上,暖暖的,仰起头,又能感受到微微的凉风很舒服。这时,电话突然想了,是闺蜜小K,已经很久没接到她的电话了,我和小K是中学时代的好朋友,后来各自去了不同的城市念大学,进入了完全不同的行业,忙碌的生活让我们彼此少了很多畅谈人生的机会。还好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人们不需要拥抱变得亲密。我喜欢默默关注着小K,特别喜欢看她的朋友圈,看她每天乐此不疲的生活,生活、工作、跑步、健身、画画、旅行、美食,羡慕如此平淡无味的生活竟然被她活出了五彩斑澜的颜色。
电话那头,小K的声音有点低沉。“Jenny,最近好吗?”
我愣了一下,她很少会这样发问,每次几乎都是“我听说哪里哪里开了个周末油画班,我们一起去吧。”这样开头。“我挺好的,还是和以前一样哈。”其实,我的生活已经开始了一些转变,不过隐隐感觉到了小K一定有事。“你呢?又开发出什么新鲜玩意儿了?”每次聊天,我都喜欢不停地挖掘小K的生活,就像人们总是喜欢聆听别人的旅行攻略,仿佛听他们说说,自己也去过了一样。
“……”
电话那头突然沉默了。
“喂?小K?”
“……”
心里突然有了一种不好的感觉。“怎么了?”
“……”
电话那头只有挂断电话的滴滴声。
后来我才知道,小K得了抑郁症和厌食症,我不能真正了解她鼓起了多大勇气才拨通了我的电话,又最终不敢亲口向我承认自己生病了。就在打电话的前一天,她还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在健身房挥汗如雨的照片,照片里的她充满笑容,活力四射……
可能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会有小K,或者根本我们心里的某一部分就是小K,阳光励志,努力像花朵一样绽放,变得更好,过得更幸福。一直以来,对于忙碌的生活和排得满满的时间表我都习以为常。观察一下,朋友的生活也是充斥着跑步、健身、塑形、做计划、时间管理这些事情,好像每一件事都在督促我们赶紧行动起来去改变。
如果你在路上拉住一个女孩,问她最近有没有在减肥或者想要减肥,你得到的八成是肯定的答复。办公室里、地铁里、街道上,几乎每一个女孩都在谈论身材和减肥这个话题。为什么身材好不好,漂亮与否会变成我们生命里的一个占据如此重要地位的问题?如果你问喜欢跑步或者举铁的人,你为什么要健身,你可能得到的回复大概会有减肥、健康、长寿、挑战自我、提升自我,诸如此类。不知道你是不是已经看到这五花八门的答案背后似乎都隐藏着一个原因,我们需要变得更好。
小K的电话,仿佛神谕一般,提醒我,为什么我们需要变得更好?我们如此努力改变的背后,好像都有一个声音在不断地提醒我们:此时此刻的我们,是那么的不完美。我们必须努力地改变,才能到达幸福的彼岸。
我们不断地鞭策自己学习知识,吃健康的事物,做运动,都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似乎从来没有思考过我们为什么这么做。我们关心的究竟是什么?努力变得更好是为了什么?你在努力地规划,要求自己必须有所作为的时候,你是否听见头脑里那个滔滔不绝地鞭策你的声音,你有没有感觉到自己对于掌控生活的需要。
在我看来,选择做一件事或一种做事方式,远没有为何要做这件事来得重要。你的初心决定了这件事情将会如何发展,而你对自己的看法也将会全然地在你的生命蓝图中展现出来。除非你所做的事情可以给你的生命带来持续的喜悦,滋养你,否则用任何事情来填补生活都是没有意义的。
也许是受限于我们的头脑可以理解的内容,我们是如此地执着于我们所能看见、听见或感受到的世界,笃定这一切就是宇宙的全部。人类总是倾向于把自己当做宇宙的中心,就像我们一度以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一样。我们的大脑善于拼凑分析,对发生在生命里的每一件事认真地总结分析,然后得出一个看似合理的答案。还记得那个著名的“伤疤实验”么?试验中,受试者脸上被画上伤疤,然后在房间里和另一个人进行讨论,然后让受试者描述和他对话的另一个人是否受到其缺陷的影响。在实验开始的最后一刻,化妆师会告诉受试者让伤疤湿润以防止裂开,其实擦掉了疤痕。但是奇妙的是,实验结束后,受试者仍然回答他们在谈话中受到了很差的待遇,他们指出另一方在谈话中会故意移开视线,而他们认为这是因为自己脸上伤疤的缘故。科学研究显示,其实人们在谈话中通常会移开视线,并且这种行为通常是不会被注意到的。
你应该已经有点明白了,头脑多么善于欺骗我们。当你的生活、事业、关系遭遇不幸时,你必须要有一个理由来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而你的头脑就会开始拼凑,从它可以理解的事情里挑选出一个答案,我们最常听到的应该就是,哦,因为我不够好,所以我的同事都不喜欢我。因为我不够好,所以我的爱人总是不顾家。因为我不够好,所以我的孩子不听话。因为我不够好,所以我总是赚不到钱。如果我可以变得更好,那么我的生活就可以变得更美满了。但是想想那些脸上被擦掉疤痕的受试者吧,那些疤痕原本就不在那里,只是你以为它们存在而已。原本的你其实是如此的完美。
我们的认知经常是有偏差的,或者说我们都是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自己的,这个眼镜来自于过去的种种经历和遭遇。你可以尝试一下,每当自己脑袋里出现一个评价自己的词语时,试着把它记下来,或者找个安静地地方坐下来,拿出纸笔,花点时间写下你对自己的看法,你也许会发现,你使用了很多负面词语。相反,如果让你写出自己十个优点,却十分困难。
爱自己,首先就是接纳自己。如果你无法接纳自己,那么无论你给自己输入了多少正面能量,你也无法得到更快乐的感受。请你深深地挖掘自己内在的感受,无论你的头脑如何告诉你。也许你认为自己非常爱自己,但你会不会经常忽略自己的需求来满足别人的期望,你会不会每次寻求帮助的时候都感觉到深深的愧疚?你会不会忽略身体的疲惫,而不断地督促自己,今天的汗水会换来一个美好的未来,更长寿,更幸福的婚姻和工作,会有更多人来爱你?你会不会把完美人生的赌注压在一个好身材或者一个好老公身上?在看到别人的成功和幸福时,你有没有责怪自己不够努力?
但请你再仔细感受一下,问问自己,真的是这样么?你所做的一切真的让你更快乐么?还是你必须要等待一个结果。你的脸上有更多的笑容么?你的生活是变得生机勃勃还是更加疲惫?请认真地想一想,你挥洒汗水、牺牲睡眠、甚至和家人朋友相聚的时间在努力雕刻自己身材或让自己变得更健康的背后有什么样的潜台词?你有没有苛责自己要举起更重的杠铃或跑得更远?你有没有在吃饭的时候要求要少吃一些而没有问问身体到底饿不饿?
了解何时需要停下是需要智慧的。就像娜塔莉在告诉我们如何写作时说的,在需要停笔的时候就停下。只有知道何时应该停下来,你才能和自己有更深刻的关系,而不是盲目地跟随规则或者计划,或是某些人告诉你应该做的。生活是很了不起的,体验生命的过程远远比你所想要的结果重要。你一定有这样的体会,在你得到了自己渴望的东西之后,你却没有感受到想象中快乐,或者这样的快乐很快就消失。你又开始寻找下一个目标。在这样的忙碌之中,你所迷失的正是自己的心,那个人类最具智慧的部分。给自己的生命留些空隙,在这些空隙里你才能感受到真的生活,才能得到空间。
前不久,《超体》的女主角斯嘉丽在社交网站上晒出自己素颜的照片得到了无数的赞赏,荧幕前完美的她,告诉全世界,“在这些迷人魔法和妆容、闪亮衣服的背后,其实只是个工作恰巧不太平凡的普通女孩……如果你随时都在意自己的外表、是不可能真正美丽的,应该要拥抱真实、不完美的自己。爱自己、对别人有同理心,这些才是最重要的。”在很多人看起来这可能是惊天动地的举动,但对于一个真正爱自己的人来说,这却是她每天在心里念给自己听的,自然而然流露出的心声。
曾经读过一本书,叫《再活一次,和生命温柔相拥》。作者Anita在书里讲述了她的濒死经历。Anita因为癌症而饱受病痛折磨,在她与死神擦肩而过的那一刻,她体验到了一种神奇的“无条件的爱”,有一种神赐般的能量让她在昏迷了三十多个小时候迅速复原,癌细胞数量奇迹般地减少,很快她就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在Anita濒死之际,她的意识飞升到了另一个层面,那里的她好像离开了自己的身体,却可以清晰地看到医生和护士在病房里忙碌,甚至可以看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哥哥正从印度搭飞机来看望她。在这个意识空间里,她对于生命有了全新的认知,原来在广袤的宇宙中,我们所认定的“现实”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在这样神赐一般的体验后,Anita深深地了解到,她的癌症来自于对生命无穷无尽的恐惧。曾经的她恐惧失败、恐惧别人不喜欢、恐惧失去别人的期待、恐惧自己不够优秀,恐惧活着,也恐惧死亡。恐惧如鬼魅一般渗透进她的生活。从来没有人教导她要如何做自己,如何爱自己,从小到大她的生命里,只有各式各样的要求。在她生病之后,她好像为自己做了很多事情,健康的饮食、各种治疗方法、改变生活方式,但这些出于对死亡的恐惧的行为,并没有让她好转,相反地,她终于再也承受不了生命的沉重。
庆幸地是,Anita终于在另一个意识里了解到,她的一生对自己是多么苛刻,对自己有多少严厉的评判,让自己生活在别人告诉她的条条框框里,她原来在不停地惩罚自己。Anita的归来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全然幸福的生活,也为这个世界带来了智慧。我们原本就与宇宙是一体的,生命的用意在于活出“我”之为“我”的无限精彩。
变得更好,源于恐惧,源于对生命的无知,源于缺少和内在自我的联接。宇宙的资源是无限的,我们不需要竞争就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Anita把宇宙的丰盛比喻成一个巨大的漆黑仓库,里面有所有我们想要的东西,我们每个人好像戴着一把手电,我们只能看到手电筒的光茫能照射的地方,而当在意识的另一个层次里,就像有人把仓库的灯打开了,她可以看见所有的珍宝,她再也无须苦苦地寻找,一切就这样展现在她的眼前,如此地完美。
在她看来,“生命的织锦早已织好,我所期待与憧憬的一切都已存在与非实体的无限空间里,我的唯一使命就是不断充盈和延伸自我,让自己融入无限宇宙。扩大自己的意识,宇宙能量就能感受到它,把它带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我们有太多可以不爱自己的理由,也可以有很多过的不幸福的理由。我们的内心住着一个小孩,她是让你生命绽放的源泉,而爱是她唯一可以成长的养分。就从此时此刻开始吧,开始爱自己,爱你现在的样子,爱你肚子上的小肥肉,看你粗粗的小胳膊。开始学着了解,你并不是你的身体,不是你的工作,不是你的银行账户,任何这些都无法代表那个完整而且完美的你。对你自己表达深切的爱意吧,这样它才会给你正面的回应。你不需要多努力,只要散发出欣赏和爱的高频能量,生命便会以幸福来回应你。
卓别林这首诗送给你们,每天清晨念给自己听,让爱自己这件事情变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当我开始爱自己》
我真正开始爱自己,
我才认识到,所有的痛苦和情感的折磨,
都只是提醒我:活着,不要违背自己的本心。
今天我明白了,这叫做“真实”。
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
我才懂得,把自己的愿望强加于人,
是多么的无礼,就算我知道,时机并不成熟,
那人也还没有做好准备,
就算那个人就是我自己。
今天我明白了,这叫做“尊重”。
当我开始爱自己,
我不再渴求不同的人生,
我知道任何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
都是对我成长的邀请。
如今,我称之为“成熟”。
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
我才明白,我其实一直都在正确的时间,
正确的地方,发生的一切都恰如其分。
由此我得以平静。
今天我明白了,这叫做“自信”。
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
我不再牺牲自己的自由时间,
不再去勾画什么宏伟的明天。
今天我只做有趣和快乐的事,
做自己热爱,让心欢喜的事,
用我的方式、我的韵律。
今天我明白了,这叫做“单纯”。
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
我开始远离一切不健康的东西。
不论是饮食和人物,还是事情和环境,
我远离一切让我远离本真的东西。
从前我把这叫做“追求健康的自私自利”,
但今天我明白了,这是“自爱”。
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
我不再总想着要永远正确,不犯错误。
我今天明白了,这叫做“谦逊”。
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
我不再继续沉溺于过去,
也不再为明天而忧虑,
现在我只活在一切正在发生的当下,
今天,我活在此时此地,
如此日复一日。这就叫“完美”。
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
我明白,我的思虑让我变得贫乏和病态,
但当我唤起了心灵的力量,
理智就变成了一个重要的伙伴,
这种组合我称之为,“心的智慧”。
我们无须再害怕自己和他人的分歧,
矛盾和问题,因为即使星星有时也会碰在一起,
形成新的世界,今天我明白,这就是“生命”!
-------------------------------------------------------
让你的生活变得更美好的Tips:
·多吃有益的脂肪(脂肪/吃饭并不是你长胖的原因,相反地健康的脂肪对身体有很好的作用。即便你偶尔吃得太多太饱,也不要责怪自己,食物过量的负罪感会加剧“你快得病了”的激素,让你的身体产生更多的垃圾)
·多吃蛋白质
·多喝水(有什么比生命的源泉更有营养呢,你只要喝水就够了,美味多姿的碳酸饮料背后可能是你心底深深的匮乏感哦)
·早早上床睡觉(日本科学家的研究显示,开心入睡促进成长激素,刺激肌肉生长,肌肉增加更有利于消耗脂肪)
·散步:和大自然接触,那是我们生命的源泉
·冥想:和自己的身体在一起,感受每一个部位,是否有紧张,进而深入地了解它在向你表达什么情绪。尝试着肯定自己,在心中种下爱的种子,但是不要着急,要慢慢让它发芽结果。
·训练你的大脑:春山茂雄在《脑内革命》这本书里提到,人的身体有很奇妙的构造。一个简单的念头都会刺激身体分泌出不同的激素,大脑中有一种POMC的特殊蛋白,当我们站在积极的立场去面对问题的时候,就会分泌出副肾皮质激素和脑内吗啡,前者是身体的缓和剂,而后者是心灵的缓和剂。通过影像化,也就是想象自己美好的样子,把自己放入那个你渴望实现的场景中,好好地享受,白日梦也是强大的力量。
·当你吃饭的时候,请放松心情,相信自己内在的智慧,倾听自己的声音,它会告诉你它需要什么,什么时候应该开始,什么时候应该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