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很懒的语文老师,学生能做的事,我就不做,比如,改作文。
批改作文曾经是我的恶梦。60来本作文,一尺来高,坐一节课不动,勉强改6-7本,从来没有超过10本的记录。批语写到最后,连大脑最底层的词语都被搜出来了,站起身,除了腰酸背痛眼睛涩,还头晕脑胀,苦不堪言。
2010年接手小学语文以来,我逐渐转变了自己的批改方法,不再一个人苦苦批改,而是把这个事完全交给了学生。
首先,让学生批改好处多多。我先后尝试了互批、自批、组长批、流水批、师生同批等多种批改方法。尤其是互批,学生像个法官一样严肃,认真查看自己的“罪犯”,恨不能掘地三尺,方方面面都能考虑到,远比教师心细。
其次,教给学生正确的批改方法。
第一,批改者由ABC三个学习等级的同学共同参与,A坐在中间,B和C分坐两边,A执笔主批,B、C以观摩学习为主。这样做,避免了批改人鉴赏能力不够不会批改的尴尬,也避免了不负责任者胡写乱画,保证了批改质量。如果一节批改课要批改2-3篇作文,那么第二篇可由A指导B生进行批改,并由B执笔写评语,第三篇由C批改。
第二,拿到一篇习作,先打印象分——字体分设10分。旨在提醒学生认识到字体的重要性。再看篇幅长短,六年级作文要求500-600字——此处设10分,重在引起学生注意,写得再好,篇幅不够,不会评一等作文。
第三,朗读,一定要朗读。从朗读中发现句子是否通顺,错别字,标点符号顺便改过。
第四,默读。先读首尾。小学作文一般篇幅不长,讲究开门见山,首尾呼应,结构完整。这样不会偏离中心,不容易跑题(此处设5分,不能呼应的酌情扣分)。再用波浪线画出来值得赞赏的句子段落,用横线画出来有语病的句子(此处设5分。一般采用2+1批改方法,即亮点2处,瑕疵1处,即使有再多的瑕疵也只划出1处,旨在给学生以信心。)
第五,写评语。字体、篇幅、结构、亮点得分在前,再分别用一两句话总结不足和优点,写上批改人姓名和日期。
至此,一篇作文批改基本完成。老师只需简要批复评语即可。由于有A把关,不用批改担心质量,学生批改得比任何人都认真。
“教,是为了不交”。教会学生改作文,大大减少老师批改的时间。这个时间用来备课、读书,不也是极美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