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化正在大热
热点来到了数据化、数智化,看眼下的架势要比早先的3D打印、IP、VR之类的,要持续更长,甚至不排除持续热去。
数据化有一种神化的感觉,现实中不少数据化的方法和结果都是在炫技术,对解决问题、解除痛点无甚用途。
数据化绝对不是万能的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可能的。
计算机确实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比如任何两行、两列数据都可以生成曲线,进行分析——只是未必有什么真实的意义。
更有甚者,用数据组合再生成新数据,可以再分析、再出新结果。
如此,仿佛数据化就是唐僧肉,人人都想吃一口;又仿佛数据化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凡事只要不贴上个数据标签,就OUT了一般。
只是在我看来,除了软件行业外,计算机、数据化最多只是工具、手段而已,不应过分渲染。
数据解决不了感性判断
数据化可以更逻辑、更理性,特别重要的是可以复现,更加方便于溯源、复盘。
只是现实中,还相当多的事情需要感性判断,或者是理性的多重迭加,实在不好简化模型,即使是简化了,也经常化失灵。
就比如房地产开发的拿地环节中,会有一系列的数据采集,会有大量的研究测算,只是最终拿地时,相当部分不是靠数据而是靠感性拍板的。
当然在北京就出现过西局、农展馆项目,楼面地价远远高于二手房价格的情况,这是无论什么样的数据、无论什么样的测算都不能解决的。
可以相信、不能迷信——数据化是好工具,但绝对不万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