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这个词从10多年前就一直笼罩着一层叛逆的光环,那时候网上好多嘲讽甚至诋毁的内容,铺天盖地地涌向这么一个群体。幸好90后的心理还是蛮强大的,该怎么样还是我行我素,所以当时的论调一直就是个性太强不服管教。这些是目前社会大多数人对90后的定位,如今的网上也满篇都是90后工作不负责,喜欢乱跳槽等等负面,听着还是蛮喜感的。
今天不讨论怎么帮90后洗脱“罪名”,主要来看一下90后这些年做过的事情,回味一下90的生活是怎么过来的,一起给大家缅怀一下青春,希望大家别笑出来。
第一:不愿意认真学习,天天就是疯玩;这个算不上是90后的专利,但是90后处于中国社会的激烈发展期,和80后以及其他年代的人有不同的区别。90后成长的年代正是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很多90后的父母在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老家去到了沿海地带打工,由此就产生了巨大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大量产生。
留守儿童只有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看着,难免会有精力有限的地方,所以很多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就特别突兀,和隔代长辈的矛盾也异常尖锐。老人在孩子心里没有威信,导致了不听话的后果。而父母回家之后短时间的处理办法,除了打似乎没有其他的办法纠正孩子的想法,所以进一步加深了孩子叛逆思想。
就知道玩不认真学习第一是为了报复,这也是社会的矛盾转移到平常家庭的明显例子。第二为了引起父母的重视,希望父母能关心自己,这也是种在孩子心中一颗叛逆的种子。所以这也是一种典型的社会矛盾反应。
第二:非主流形象,穿破洞衣服,打耳环,画眼影;这个就比较有意思了,这个应该是很多90后非主流的典型配置了。在城乡结合部的地方,集结了大批这样的90后,每天穿个破洞衣服,垮到了膝盖的长T袖,掉裆快掉到地上了。这应该是那一批90后最大的特色了,每天没事干就穿得花花绿绿的招摇过市,也是街上一大风景了。
这还不算,如果仅仅是奇装异服还不算太反常,只能说是每个时代的人有不同的审美习惯。但是还有人很多喜欢打耳环画眼影,搞得面目全非了,这样就有点恐怖了,但是也是那批90后最自得其乐的事情了。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偶像和价值认同,可能刚好在那个时代90后门认同了这样的事情,所以觉得理所当然吧!
第三:留杀马特发型;这个事情就更有意思了,打耳洞什么的都太辣鸡了,杀马特发型才最能证明90后的个性鲜明。所谓的杀马特就是把头发弄得乱中有序,看似很长很乱,但是还被他们梳出一个个奇怪的造型,或大或小或高或长的,远远望去就像孔雀开屏一样姹紫嫣红,一个人占的位置够几个人并排了。
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也只是一种简单的造型而已,真实的情况是因为发型的不一样,还分出了不同的阵营。相信你也听过有个叫做葬爱家族的称呼,还有与之对应的狂少家族和野狼家族。称呼都是自封的,但是还真的干出了不一样的风格,冲击自己视觉的同时,也让所有人深深记住了他们。
葬爱家族的故事就像这个社会中不断出现的各种社会现象,有外在因素也有内在因素,不断的矛盾对立所凸显的一种呈现。本身是有道理的,只是不符合主流价值观,所以都说这是非主流。
第四:懵懂的爱情,以及爱情所产生的后果;爱情不局限于90后这一代,只是90后的爱情似乎介于传统和现代两种风格之间,既有奔放的爱情,也有内敛的暗恋。懵懂的90后为爱情付出了应有的代价,同时也收获了一颗颗受伤的心。一时间网络上好多伤感的语句,顿时成了热门,著名的有“忘了爱哥”。也不是为一种时代的印记,现在的90后想起来,估计也会笑自己当年也曾做过这样的事情吧!
第五:崇拜不切实际的理想;这个议题就是比较严重的了,90后因为生长在一个信息比较发达的时代,接收的各种信息都是比较全面的,但是由此也产生了系列的问题。空洞的思维碰到了快餐式的信息,知识快速迭代的时代,没有什么理论是颠覆不了的,一切所谓的真理在90后的面前,都只剩下非黑即白的对与错真与假矛盾。认同与否也成了区别族群最好的方式,所有的填鸭式教育在90后面前基本告吹,一个道理你认同就是一伙的,不认同就是敌人。同时在认同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意见领袖,而缺乏思考性的知识传导,直接造成了90后盲目崇拜意见领袖。很多大V就是这样操作,所以出现了好多看起来很厉害的人,一波波地成为了90后的领袖,每一句话都奉为圭臬,最著名的当然就是马云说了。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生活特色,本身没有对错,只是合理与否。90后的生活带有浓厚的时代特色,对整个社会都是一种冲击,不断有人说年轻人所以80后才会说90后是脑残的一代,也不无道理吧。
脑残归脑残,但是如今90后也渐渐成为中流砥柱了,所以脑残也渐渐成为历史,更有意思的是00后一把接过了90后的脑残大旗,在跑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所以90后渐渐成熟,也渐渐成为励志的代表了。本篇文章转自(臻汇选1858)公众号,可以关注之后阅读更多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