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专注:深度沉浸是进化双刃剑的安全剑柄。
深度沉浸的方法:
①有定义明确的目标。
(拆解目标,把大目标拆分为小目标,任务就会立刻从困难区转移到舒适区,这样就更愿意行动。
细心观察一下,几乎所有的行动达人都是拆解任务的高手)
②练习时极度专注。
③能获得有效的反馈。
④始终在拉伸区练习。
(在拉伸区练习的一大特点就是有关注点。关注点越多,越细致,我们的注意力就越集中,提升的效果就越明显。)
从聚焦到走向卓越,真正的卓越离不开另一个要素,就是大量练习。
正确的方法加大量练习,造就了天才。
从现在开始好好审视自己吧。
审视自己的注意力——是被动吸引还是主动选择。
审视自己的沉浸度——是分心走神还是极度专注。
审视自己的练习量是——浅尝辄止还是大量投入?
学习力——学习不是一味的领域。
好的成长是始终游走在舒适区边缘。
去做那些自己会做但特别容易错或不会做,但稍微努力就能懂的内容。
学霸的学习方式:
①像对待考试一样对待家庭作业(让孩子保持合适的学习节奏)。
②有问题只找主观原因。
速成是不可能的,因为能力圈只能一点一点扩大,所以只要我们遵循匹配规律,不断在舒适区边缘拓展自己,同时愿意和时间做朋友,那么我们注定可以持续成长,传授自己。
何为深度学习?
以阅读为例,从浅到深依次是:听书→自己读书→自己读书+摘抄金句→自己读书+思维导图/读书笔记→自己读书+践行操练→自己读书+践行操练+输出教授。
全程学习,满足输入深度学习,注重输出。
按时间的作者刘卫鹏说:“教”是最好的学。
如果一件事情你不能讲清楚,十有八九你还没有完全理解。
教的最高境界是用简洁的话让一个外行人明白你讲的东西。
逼迫自己获得高质量的知识以及深度防揭新知识,在用自己的语言或文字教授他人视为深度学习之道。
请相信,正确的行动往往是反天性的,让你觉得舒服和容易的事往往得不到好结果,而一开始你认为难受和困难的事才能让你真正产生收获。
①尽可能获取并亲自钻研一手知识。
②尽可能用自己的话把所学的知识写出来。
③反思生活。
深度学习的好处:
除了让我们不再浮躁,
能磨练理智,
还能带来跨界能力的提升,
让人产生更多灵感,
让我们看到不同事物之间更多的关联,产生洞见。
被浅学习正名,浅学习是了解新信息的入口。
专注于深度学习,同时对浅学习保持开放。
第3节 关联:高手的“暗箱”。
无关联,不学习。关联是一种底层能力,它不仅体现在高层,也体现在低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不管一个新知识点,让人多警醒,使人多震撼,若是无法与已有的知识发生足够的关联,它存活不会太久。
绝大多数人习惯以孤立的思维看待事情,喜欢花大量时间收集和占有信息,而另一批先行者则更喜欢拨弄信息之间的关联,从而在不知不觉间变得聪明起来。
知识的获取不在于多少,而是在于是否与自己有关联,以及这种关联有多充分。
还有一个重要隐蔽的条件不能忽视你需要明确的目标和强烈的需求。
如何获取关联能力?
①手中有锤子。
②输入足够多。
③保持好奇心。
④常说一句话。(时常问自己这个道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一切在于主动。
瓦特关联了壶盖,牛顿关联了苹果,爱因斯坦关联了中,凯酷乐关联了时,伟大的方法论始终存在,只是被小部分人运用了。
我们很小就学过关联这个词,也在无数场合听过关联这个词,但谁能想到它竟是进阶的天梯呢?从今日起请你重新认识它,主动运用它传递它,让它不再隐藏,不再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