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可易易
前阵子大儿子硕硕胃疼,还不吃饭,我以为是偶尔积食,或者吃得凉了,带他去医院拿药,六十多岁的老大夫给他开了各种检查,抽血、B超还有钡餐。
我一心觉得小题大做,这么小的孩子,胃能有啥事?
现实却啪啪地打脸,竟是胃炎!
看到结果我惊住了,竟得了胃炎。
婆婆就患有胃炎,六十多岁的她,不敢吃水果,怕凉,晚上只肯喝粥,否则会难受得睡不着觉,而我的儿子,他才五岁。
我不敢想他未来看着别人好吃好喝,而自己因为胃炎必须说不;
未来几十年的时光,如何来供给成长所需的营养?
想到这里,我害怕极了。
问了大夫,她说幸亏发现得早,也不严重,吃些药,慢慢调理两个月能够治好。
但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儿子虽然爱挑食,但是吃饭一直没什么大问题,怎么就突然得了胃炎呢?
大夫说:“现在孩子胃有毛病得太多了,主要是现在的食品太五花八门了。”
妈妈总劝我,都已经是当妈的人了,要学会做饭啊。
我总不以为然,工作日在楼下婆婆家吃,周末回娘家换口味,偶尔朋友聚餐、下个馆子,生活这样挺不错。
但是大夫的话让我警醒了。婆婆年纪大了,不愿意在吃上面捯饬,早餐不是白煮蛋就是炒鸡蛋,孩子吃腻了,就开始依赖零食。
久而久之,真的会把胃吃坏的。
我一定要学习怎样做好饭。
我网购了微波炉、烤箱、破壁机、电饼铛,拿着附赠的大小好几个G的电子食谱,心里一点谱也没有。
上班时和同事闲聊起做饭,她宝宝几个月大,我以硕硕为例,劝她一定要注意好宝宝的饮食,不曾想做饭高手竟在身边。
她给我聊怎样给宝宝做溶豆、各种布丁,说起来云淡风轻,简直令我膜拜。
我问:“你怎么这么厉害?”
她说:“看抖音学的。”(此处没有广告,请放心阅读)
抖音很火我知道,但我一直没有下载。
但在她的推荐下,我关注了几个给宝宝做美食的抖音号,一路看下来,竟觉得做顿好吃的早餐,是件很简单的事情。
于是,下班回家,我买了各种食材,准备大干一场。
由于怕把握不好时间,第二天我起得比鸟还早,五点就开始了。
孩子不爱吃鱼,我就决定给他做鱼肉丸子吃。我先用破壁机搅拌了鱼肉泥,又加上料酒、香油、糖和盐、面粉和起来,但是一团浆糊,没法成型。(这就是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区别)
那怎么办呢?
头一天夸下海口,可不能这么就放弃啊。
突然灵光一现,这不是现成的饼馅吗?
我从橱子里,拿出电饼铛,把面糊摊上,捞了两个大大的薄饼。
用炒锅煎了几个鸡蛋,摆上番茄酱和花生酱。鱼肉饼卷鸡蛋蘸酱就做成了!
等我把工具刷洗完,儿子也醒了,我把饼端到他跟前,让他尝尝怎么样。
此时我的心里十分忐忑,很怕花费两个小时做出的早餐被他嫌弃地扔到一边。
这一刻,我好像看到从前,那个小女孩面对爸爸精心准备的饭菜毫无胃口,爸爸叹息道:“不能挑食,要不然营养不全面,就会变笨的。”
爸爸头发变白了,我也已不再是小孩子。
父母曾经为了能够让我多吃一点菜,换着花样,费尽心思,二十几年后,我也走上了这条老路。
给儿子切菜时不小心把手指弄破了一道,在自来水管上冲了冲,我一声没吭。而我的父母也曾这样,我却不知道。
儿子吃完一口:“真好吃,谢谢妈妈!”
我的心里松了一口气,志得意满:“明天妈妈再给你做别的好吃的!”
小家伙抬起头,亲了我一口:“妈妈真有办法!”
就这样,做饭这件事,从令我逃避的事,变成了幸福期待的事。
更幸运的事,通过这件事,我还发现了一个育儿真理。
作为一个做饭小白,是什么促使我开始行动的呢?
真正促使我开始行动的,不是妈妈的唠叨,而是我看到身边的同事做到了;
而是我看到抖音视频,那些我想象的非常难做的美食,一步步下来,竟非常简单。
是这种来自身边的、以及视觉上的刺激,让我开始有了行动。
潜意识让我觉得,她们可以,我也可以。
在人类近20年的脑科学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发现就是:人类的大脑是可塑的。头脑中的镜像神经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力、社交力。
关于镜像神经元,有个很有意思的点:镜像神经元好像只能由亲眼见到的人触发,
如果你看到别人做得好,但是你没有被触动,远在在于你觉得和你没有关系。(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过去我看妈妈做饭、婆婆做饭,而我自己却不愿意动手做饭的愿意。孩子生病这件事刺激到了我,让我意识到做饭和我的关系。)
而由这件事引申到引导孩子上,就是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子,就要让他受到这方面的“刺激”。
前几天我看了《月亮与六便士》,主人公斯特里克兰放弃高薪的工作和稳定的生活,在三十多岁的年纪,放弃一切去巴黎学画画。
没人看出他有画画的天赋,他坚持画画,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画始终无人问津。
几十年的时间,他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到处流浪,他受到绘画技巧的限制,没办法把心中所想描绘出来。
但当他来到塔希提,这个巍峨的绿色岛屿,有葱郁的线条和安静的峡谷。
他孤独的灵魂找到最终的归宿,灵感喷薄而出,绘画出令他名扬四海的画作。
他放弃一切追逐梦想,而他最终选择生活的环境,给了他成名的可能。
氛围确实很重要。
这时或许有人说,那很多我不会做、做不到的事情,就没办法给予孩子引导了吗?
也不是,你可以多带他去见识擅长这件事的人。
比如我早起跑步,没跑几步就累了。但是如果做KEEP,有老师在手机做动作带着你,一组KEEP会变得很容易。
网络这么发达,只要开始,就有办法。
还可以多让他读一些名人传记,看看世界形形色色的人。
励志畅销书作家王潇曾在《米字路口问答》里面说起她的偶像,是香港著名财经小说作家梁凤仪。
她欣赏梁凤仪善于解决问题,又特别坚韧,在写作、做人、商业上都非常成功。
同处一个时代,同为华人,让王潇觉得自己的未来有抵达那个高度的希望。
所以她去看她的作品、访谈、讲座。一直关注她、分析她、学习她的思维和做事方法,来完成自身的进化。
在碰到困难时,想要放弃时,她也会问自己:“设想如果是梁凤仪碰到这件事,她会如何处理呢?”
不得不说,这世上,好多事情,都是相通的。
妈妈的成长,和孩子的成长也是相通的。
过去的,已经回不去了,但幸好,心中有光,指引我们向前。告诉自己和孩子,挑选想要走的路,走惯了就会轻松和自然。
写在后面:
就这么坚持了几天,今天早上的时候,我睡过点了。
醒的时候六点五十,而我七点半要出门上班,往常的我都是在路上买点早餐将就。
但是今天我想,做饭这么简单,我给自己煎个蛋吧,不到五分钟,就煎好了,我找出两片吐司,抹了点花生酱,把鸡蛋夹在里面,又烫了包一牛奶,不到十分钟早餐就吃完了。
完全没耽误去上班,而且吃得还挺有营养。
再难的事情,只要开了好头,就会产生一连串美丽的蝴蝶效应。
为人父母最酷的事,是和孩子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