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是过往,一半是将来

        或许是现实催逼,或许是预感使然,或许是有得必有失,让我无意间遇到了匈牙利国家交响乐团音乐会,未加思索地购票,漫不经心地等待,并不带半点兴奋甚至是有些沮丧地坐上高铁,来到另一座城市,刻意想远离一些事实上无法远离的人和事。

图片发自简书App

        来自李斯特故乡的乐团会演绎出怎样的贝多芬,对我而言其实并不重要,我只需要身处音乐厅,静静地等待第一个音符的出现。《艾格蒙特序曲》如约奏响,这部为歌德的悲剧所写的戏剧配乐有着英雄性的构思,反抗的精神源源不断,层层推进,或许硬朗的阳刚之美与其极度吻合,却并不适合我的心境。指挥若尔特·哈马尔稳重自然地驾驭着乐队,指挥棒指引出一个极其让人期待的启航。

        随之而来的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我的注意力还全部在指挥身上,进入第二乐章我慢慢闭上了眼——弦乐奏出低沉的乐声时,我的思绪开始了漫无目的的漂移。年轻的贝多芬开始要走出一条不同于同时代人的路,明明是踌躇满志的心,却总是迈着依依不舍的步,或许是勇气不足,或许是过往的记忆太过沉重,只能悄悄的抹去泪水。第三乐章再度恢复血气方刚,再难走的路也要踏着欢歌笑语走下去。

        在贝多芬面前,任何人都只是个失败者。何况,有的人之所以需要音乐是为了让心底保持柔软,所以泪水并不代表着懦弱和羞耻,可以作为对过往的追思怀念,也可以是对巴黎那场大火的唏嘘哀婉。

       

图片发自简书App

      对于下半场的《第七交响曲》,脑海中并无深刻印象,因为贝多芬的绝大多数作品被我列为“越来越听不懂”的范畴,平时只能敬若神明,避而远之。可在音乐会现场,居然可以保持半个多小时的精神集中。这首曾被李斯特喻为“节奏的神化”、瓦格纳认为是“舞蹈的神化”以及贝氏自认“为人类酿造美酒的酒神”的交响曲,对于调整我的心绪无疑是有效。一路没有节奏快慢的明显界限,只有绵绵不绝的高低起伏,时而是冷静的思索,时而又是奋勇的搏击;时而是胜利的欢愉,时而又是撕裂的痛楚,半醉半醒的恍惚终究发展为“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豪迈癫狂,任由贝多芬将我带往不确定的将来。

      下半场仅有的一首返场曲是勃拉姆斯的《第五号匈牙利舞曲》,厚实绵密的弦乐自下而上的升腾出来,引得众多观众的惊呼,指挥极其灵活地掌控着速度,虽有些轻佻却异常美艳动人,在任何一张唱片中都不曾听到那样的效果。

图片发自简书App

      曲终人散,意犹未尽,在某个小酒馆,醉忘于今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转)贝多芬的音乐创作与康德哲学 赵鑫珊 本文之目的,是试图揭示康德哲学对贝多芬音乐创作的影响,指出两者在精神...
    立马昆仑阅读 2,073评论 0 6
  •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生于维也纳,1828年11月19日逝于维也纳,享...
    af88c59abbf6阅读 1,562评论 0 1
  • 欲望是人的本能,只是世间诱惑太多,才使人产生各种样的欲望,如何压制不健康的欲望,如何实现提升自我的欲望,是一个人,...
    静思1阅读 447评论 3 7
  • 在/Library/LaunchDaemons下新建com.redis.plist com.redis.plist...
    Sheldon_Yu阅读 2,314评论 2 0
  • 现在的我8岁 一步步踏在楼梯上,这个楼梯,我闭着眼也能走上走下了,我家住在四楼,三楼是大伯他们的家,路过三楼时.....
    一颗不太方的石头阅读 21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