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一大早晨没起床,懒在床上看了一部十一年前的电影《我们俩》。第一次看这部电影,记得是在七八年前的家里,只是看了几个片段,那时候还年轻,20出头的年纪,与影片中的小马年龄相仿,也有过相似的北漂经历,因此印象很深刻。但之后再也没专门找到这部片子看一部完整的。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来北京求学的女孩小马,因为离学校近,租住在北京一个胡同的老太太家里。老太太是一个独居老人,性格固执偏执,平常只有邻居印奶奶照顾她,而从印奶奶口中得知,老太太年轻时当过兵,骑过马,没有亲生子女,有一个养女,因为工作忙偶尔来看看她。由于老太太性格原因,与小马一次次爆发矛盾,每次都是老太太气得让小马滚,不要再在她家租住了,而每次小马都会负气出走,但最后都是两人关系在无形中得到缓和,两个人的感情也渐渐地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老太太从刚开始的冷漠与偏执,逐渐对小马产生亲人般的依赖,当小马悄悄搬走,老太太整个人落默失落,精神仿佛在一夜间垮掉了,再也没有往日的健硕。而当小马得知老太太因自己搬走而卧病不起时,丢下手中的事情,匆匆忙忙赶回了小院,去看望对她翘首以盼的老太太。我当她送别老太太上车远去时,旁边一起送行的印老太太,从她那深邃苍老的眼神中,我读到的不止是她对老太太的关心与牵念,还有她自己的孤独与无奈,一直照顾老太太的她,何尝不孤独不寂寞,何尝不来日无多,她那眼神,让人不仅仅为老太太心疼,也让人为她心疼。老太太回到贵州老家后,小院就留给了孙子结婚用,小马千里迢迢去见了她最后一眼。而在她刚刚回到北京下了火车时,竟得知老太太走了。小马躺倒在地上,难过失落的像失去了一个至亲至爱的人...影片结束。
看完整部片子,我本以为小马才是故事主人公,没想到百度之后才知道,老太太才是主角,而小马只是个配角。当然,其实一部电影中无所谓主角与配角,只要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就是演员的成功。影片中的小马,刚出场时,就穿着一件军大衣,在漫天大雪的大街上、胡同里,骑着自行车,寻找着房子。当进了老太太的小院后,短发、青涩充满少女气息的小脸冻得通红。当第一次看到她的正脸时,坦白说我便喜欢上了这个女孩,土里土气,却不失少女的率真,每天都是火急火燎地骑着或者推着她那辆有横梁的自行车,更是极具生活气息地在小院里忙活,她的到来也为死气沉沉的小院带来几分生机。我一直有一种观点,就是专注于工作、学习中的又不乏生活气息的女人最美丽最有味道,相对于那些打扮的花枝招展、或是浓妆艳抹的美丽都市女性,我更喜欢前者。
整部电影处处充斥着让人无法道明的泪点。首先是整部片子一直在渲染的,也是两个主人公生活的小院。整个小院,像老太太一样陈旧,破败不堪:早已残破的墙皮,腐朽失色的木头门板,不知道多少年没有擦过的玻璃,因年久失修而漏雨的屋顶,还有久未有人打扫的院子。(这样的一个小院,如果是放在现在的农村都早已被废弃。可是放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再残破也是黄金地段,它所代表的价值不只是几千万、几亿这些常人几十辈子都无法累积的财富,更是帝都人民作为天子脚下百姓的那份自豪与优越的象征。)在这样的一个院子里,住着一位垂垂老矣、行将就木的老太太,种种联想下,便有一种岁月的沧桑感,便不禁想到,也许,不,一定有那么一天,我们也会老去,也会像这位老太太一样,一个人孤独终老,整天拿着拐棍呆坐在床上、破旧的沙发上、门口的板凳上发呆、晒太阳、等死,少人陪伴,无人说话,对生活也没有了新的期望。如此这般的老去,也算是好的,还可能会有相当一部分人,即便是儿孙满堂,也可能会无人奉养,老无所依,老无所住,流浪街头。落默无奈,垂老等死的何止是影片中的两个老太太,普天之下,又有哪里没有这般状况,又有多少活着的老人能避免这种结局,老太太的最后时光,又何尝不会是我们将来的结局?
我本是悲观之人,很容易伤春悲秋,早在十几岁少年时,便曾发出人生易老的感叹。我不知道,这种性格产生原因,也许是天生如此。还好这种伤感之叹,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阅历的丰富,便稍稍淡了许多,但无法根除。
也许我只是怕,怕还没什么都没做,没为爸妈做什么,没为这个社会做什么,没为自己打拼一片天空。可是为何要怕,还没努力,还没真正开始做,就怕了,又何谈什么雄心壮志?古人尚能在短短的四五十年里,开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丰功伟绩,难道他们也曾如此这般伤春悲秋,因伤感而失去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人生短暂,哪有那么多时间留给我们去一畏地感慨和伤感,只有活在当下,过好生命的每一天便是对得起人生这一辈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