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讲到,齐桓公举着“尊王襄夷”的旗号,亲帅百万雄师浩浩荡荡来到楚国边境。
面对东方诸国的强大阵势,楚成王采纳了宰相斗子文的建议,派了一名使者前去和谈。
楚国的这位使者毫不示弱,上来就一句“唯有风牛马不相及也”,连牛马这样的畜牲都跑不了这么远,没想到,你们却来了,这是何意?
然,管仲的回答实在是有些牵强附会哈,没有理由硬是找理由。
他说理由有二,一是楚国没有按时进贡苞毛草,耽误了周王室的祭祀,所以前来问罪。
二是当初周昭王南巡,死在了楚国境内,所以,特意来查问此事。
听听,这理由似乎有些荒唐哈,周昭王南巡已经是三百年前的事儿了,现在拿出来说,这明显就是故意挑衅,没事儿找事儿嘛。
这样的理由也能称之为讨伐他国的理由,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就如当年,美国攻打伊拉克,美其名曰说是因为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然而几十年过去了,也没有发现有什么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其实,这不过是想侵略人家的借口而已。
我们知道管仲是个有才华,有能力的人,他是真的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师出有名”吗?非要用这两个蹩脚的理由吗?
当然不是,他知道自己这样的回答有些荒唐,但这却是故意而为之,意在试探,试探楚国的态度和反应,然后再来制定下一步的军事计划。
这是一种博弈,在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上,这种博弈和试探无处不在。
那么,接下来楚国使者是怎样应对的呢?
楚国使者这次的回答和上次差不多,依然是很硬气,而且继续讽刺和挖苦。
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楚国使臣回答说: “贡品没有交纳,是我们国君的过错,我们怎么敢不供给呢?
但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他老人家是三百年前死这儿的,你要问还是请您到水边去问一问吧,犯得着问我嘛!
看看,楚国使者的回答很冲哈,气势丝毫不输管仲。
那么面对这样牛气十足又桀骜不驯的楚国使者,双方无疑是不欢而散的。
那么,后来齐国采取了怎样的军事行动呢?
师进,次于陉。
谈判后,齐军继续前进,临时驻扎在了“陉”这个地方。这个地方距离楚国很近,但部队只是驻扎了下来,并没有攻打楚国,为何?
首先是,管仲从楚国的态度上看得出来,这场战役,楚国的准备应该很充分,如果硬打,损失会比较大,所以只是驻扎而没有进攻。
再者,齐国并不是真的要打楚国,但楚成王呢,却很想与齐国大干一场,但宰相斗子文还是劝他要行事谨慎。
话说,这个斗子文可不是一般人,他与管仲齐名,是个治国奇才。他在位40多年,兢兢业业,楚国的强大跟他有很大关系。
于是,楚成王再次接受了斗子文的建议。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
齐楚两国的第一次谈判是在春天,而现在是夏天,这说明两国已经从春天相持到了夏天。
这次,楚成王又派出一位使者去齐军中交涉,这个使者就是屈完。
当屈完出使多国部队后,齐桓公还算给面子,直接让部队撤退了,驻扎在了召陵。
召陵这个地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如果要撤退的话,可以直接顺着大路回到中原 。
看来,齐国走的每一步都暗藏玄机,真是步步为营哈。
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榖同好,如何?”
当多国部队撤退到召陵后,齐桓公让诸侯国的军队摆开阵势,然后他与屈完同乘一辆战车观看军容。
齐桓公先说:“看,这些诸侯们难道是为我而来吗?不,他们不过是为了继承我们先君的友好关系罢了。
之后,齐桓公向屈完抛出了橄榄枝,说:“那么,你们也同我们建立友好关系,怎么样?”
齐桓公的这番话意义重大啊,我们知道楚国地处偏僻,被视为南蛮,一直为中原国家所摒弃和排斥。
所以说,如果让中原国家可与楚国“结盟”那可是天方夜谭。
但,齐桓公能主动提出结盟,足见其胸襟广阔,不愧是霸主。
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屈完的态度也十分诚恳谦逊,他回答说:“承蒙您惠临敝国并为我们的国家求福,忍辱接纳我们国君,这正是我们国君的心愿。”
上一次谈判,楚国使者十分桀骜不驯 但为什么这次屈完如此诚恳呢?
那是因为,与中原国家结盟是楚国一直以来的心愿,要知道,楚国虽然地处蛮夷,但它与中原国家有很深的渊源。
在商朝末年,楚人就投靠了周文王,周朝初期,被封在楚蛮之地,才有了楚国。
中原国家一直不接纳楚国,时间长达500年之久,但这500年来,楚国一直没有放弃融入中原国家。
眼见这么久的夙愿即将实现,屈完的态度当然是十二分的诚恳。
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然后,齐桓公想显示一下自己的霸主气概,说:“我率领这些诸侯军队作战,谁能够抵挡他们?我让这些军队攻打城池,什么样的城攻不下呢?”
看来齐桓公是有些得意忘形哈,开始赤裸裸地炫耀武力了。
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我们再来看看屈完的回答,那是不卑不亢,义正言辞啊。
他说:“如果您用仁德来安抚诸侯,哪个敢不顺服?如果您用武力的话,那么楚国就把方城山当作城墙,把汉水当作护城河,您的兵马虽然众多,恐怕也没有用处!”
方城,是楚国修筑的长城。汉水,就是汉江。
楚国当时是以一敌八,虽然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但并没有十成的胜算。
但,面对齐桓公的武力炫耀,屈完的态度十分刚毅,这也显示了楚人不畏强权的气概。
屈完及诸侯盟。
最后,屈完代表楚国与诸侯国订立了盟约。
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到齐桓公和管仲的心机,也可以看到楚国蒸蒸日上的气势。
但这篇文章更吸睛的是,面对各诸侯国的强大阵容,屈完所表现出的不卑不亢、义正言辞,着实让人欣赏。
屈完其实给了齐桓公两个选择,一是以德安抚诸候,一是以武力征讨。
以德安抚,诸候不敢不服,这是利。若以力征讨,那么楚国将应战,这是害。两权相害取其轻,最后达成为盟约,避免了战争。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