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分钟法则
当我们要去执行一项有点困难的任务时,比如冬天早晨起床,比如做运动,比如放长假时开始写作业,有些人会产生一些拖延。
“不想做”、“太难了”、“等会儿再做吧,时间还来得及”这些想法就会从脑袋里冒出来,有时就算没有产生这些想法,身体也会自然而然地拖延。
这个时候可以使用心理学中提到的“5分钟法则”,面对复杂任务,告诉自己只做5分钟就好。当你开始去做这件事的时候,你的心就会慢慢沉浸于其中,拖延也就消除了。
2️⃣ 亲测没用
可能我使用的方法不对,可能对你有用,但对我没有用。
为什么?
因为5分钟后,你会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你已经开始了,你不想停下,不然会有一种半途而废的感觉;但你也不想继续,因为5分钟到了,你还是不喜欢这个任务,觉得难,觉得自己做不好。
我在收集资料做汇编时,尝试了3次5分钟法则。收集5分钟,5分钟到了,不想做,停下来,然后心想还是试试吧,又做了5分钟,又停下来了,5分钟,停下来。然后在网页加载的间隙,我把注意力放在了其他地方,开始拖延。
这是一种情况,另一种情况是,我做了5分钟,然后我觉得自己很棒,我要奖励自己。我给自己放了12小时的假,等消磨掉这12小时后,我再开始做这个任务。
3️⃣ 3秒钟法则也没用
3秒钟法则是,在你打算做这个任务的3秒内马上行动,不给自己的情绪反应时间。等你产生拖延的情绪时,你已经开始做了。
可能这个需要练习吧,从我开始打算做,到准备好设备、打开对应的文件,开始做,这之间已经花费了十几秒了。
而且就算开始,也会停下来。
4️⃣ 问题是你在害怕什么
我们对自己拖延的事情产生了恐惧,不想去做,想要逃离。那么你在害怕什么?
我的拖延症很严重,常常靠着deadline(截止时间)的催促来完成任务。比如一周完成的任务,在最后一天晚上才开始。
我尝试的这些克服拖延的方法有效,能够让自己去执行。但我感到不舒服,并且这种不舒服不会随着做事的频率增加而降低。
就算这件事对于我来说比较熟练,就算这件事的我做得很好,我也依然会对做这件事产生恐惧,想要拖延。
5️⃣ 害怕被评判
这可能和自己的原生家庭以及早起的经历有关,周围的人对你要求严格,你一直生活在一种“存天理,灭人欲”的环境中。你想表达自己的想法、需求、情绪,但换来的是无视、是批评、是惩罚。渐渐地,你失去了与这个世界交互的能力,别人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你是一个听话的人,但同时你也是一个不懂拒绝的人。
拖延,是你守护自己心灵的最后一个方法了。
长大后,身边对你提要求的还有你的领导、同时、圈子以及你自己。你无法做你自己,你只能做别人期待的自己。或许你已经有了拒绝的能力,但你早起失去了拒绝的勇气了。
高标准要求自己,不允许任何失败。你不敢努力,你害怕失败,但你更害怕自己尽力之后的失败。因为这将无法挽回别人对你的看法。
6️⃣ 从自己的小事开始拒绝
这里的拒绝其实是课题分离的意思,自己的事,不需要别人来评判。别人的事,也不需要你负责。
比如,我在吃饭的时候,如果吃得慢,会被要求吃完盘子里的菜,不能剩菜珍惜粮食。我吃饭慢,以前我会带着痛苦的心情吃完盘子里的菜。现在不想这样,现在我会拒绝,要么放冰箱要么倒掉。
这不是浪费粮食,多吃进去的这几口菜,为你提供的营养不多,但可能会让你吃撑、积食。多吃进去的、消化不了的食物,第二天还会拉出来。你说这又是何苦呢?
至于浪费粮食,我觉得这是道德绑架。吃不完就是吃不完,不能强迫自己硬吃。但我会学习,下次少做一点菜就行。我吃饭吃8分饱,饿一点7分饱也可以。
吃饭如此,其他事也会如此。
7️⃣ 结语
5分钟法则与3秒钟法则等无法真正解决拖延问题,因为导致我拖延的深层次原因并不仅仅是开始的困难,而是对任务本身的恐惧以及对失败和评判的害怕。
为了克服拖延,我们需要从心理层面入手,学会拒绝那些不合理的要求和评判,逐步建立起健康的自我边界。通过在日常小事中实践课题分离,我们可以逐步减少拖延行为,提升自己的内在驱动力和执行力。只有真正面对内心的恐惧,才有可能彻底摆脱拖延,让我们变得更加高效和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