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小学生,是教师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也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曾经以为小学教师是最轻松的,没有中学的学业压力,孩子们也没有青春期的叛逆,只要上上课就可以轻松度过一天,但这两年的教学活动告诉我,事情并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学生是灵活多变的,教师不能以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教育学生,否则只会离正确的教育越来越远。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闲暇时光拜读了这本《读懂小学生——给小学教师的建议》,本书的三位作者,都曾投身于学前与小学阶段的教育研究工作,并在各自领域取得不错的成绩,他们是真正的理论与实践的践行者。
在工作中,总会遇到调皮捣蛋、扰乱秩序、学习跟不上、脾气暴躁的学生,这些孩子都有了统一的称呼——“问题学生”。这些问题学生是最让老师头疼的,他们会耽误教学进度,屡教不改。在书中,将这些问题分为了五类,即随着时间推移会慢慢改善的问题;缺乏自我教育能力的问题;过分依赖外在评价,缺乏客观自我认识的问题;正确理解和处理“品德修养”的问题和来自问题家庭的问题孩子。书中用了一个个案例,来一一解读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处理方法,让我受益匪浅,明白了世界上不存在没有问题的学生,也不存在没有问题的老师,老师和学生都需要在问题中思考磨炼,共同成长。
在教学中能够发现个别孩子似乎始终只知道玩乐,但是仔细观察,会渐渐感受到他们玩乐的内容在发生变化,他们观察和试探这个世界,在与周围碰撞的过程中发现自我,塑造自我。而我们教师,就是为他们创建这个世界的人,我们在他们成长成熟的关键时期陪伴他们,因此,我们要细心地了解他们,严密地关注他们的发展变化;我们还要不停地审视自己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引领者和启发者。
教育家阿莫那什维利曾经说过:“孩子来到学校不只是为了学习,也是为了和同伴会面,和他们一起玩儿,彼此交换新闻乃至新玩具等等。学生永远不会丢掉那些使他兴奋的、使他忧伤的、使他快乐的,以及他希望得到的东西。”所以,教师和家长都要理解,校园生活不仅仅有课堂、作业和考试,还有丰富多样的集体活动。孩子们只有在真实的社会生活、教育生活和家庭生活中,才能完成他们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从而成为人格健全的人。我们在观察和审视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孩子也在观察和审视着我们。
魏书生老师对教师幸福的理解颇有深度:“我们觉得教师的工作尽管又苦又累,但又确实是一项很吸引人的工作,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劳动有三重收获”。教师的直接劳动对象是人,而人才的培养周期不像粮食、机器的生产周期那样短,那样很快就能看到效益,这才更使得教师产生一种为祖国未来鞠躬尽瘁的历史责任感,产生一种更加神圣的自豪感与幸福感。教师除了收获各类人才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收获就是真挚的感情。不忘初心润成长,耐心耕耘待花开。
虽然成为一名小学老师和我之前的期许有所偏差,但我并不后悔,甚至感到是幸运的,我在工作中不仅看到了学生的成长,也看到了自己的成长。这本书启发我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