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繁露》之身之养重于义

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汉族,(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广川镇大董古庄)人,汉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士不遇赋》两篇文章至今颇具价值,尤其《春秋繁露》一书。董仲舒先生以渊博的学识为基础,证于阴阳五行为要,博采“黄老”等诸子百家的认知精华,汇于验证,知微言大义感天象变化造诣的境界,谱写了传统文化的辉煌。又被后人誉为大儒。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见解,把传统文化用人之道推至空前的高度,特别是表彰六经”的主张。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授受于天命,融汇贯通于认知到万物都是统一的。董仲舒的思想奠定了传统文化的传承脉络,为祖国传统文化乃至治国之道阐述清楚。

   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义之养生人大于利。奚以知之?今人大有义而甚无利,虽贫与贱,尚荣其行以自好,而乐生,原宪、曾、闵之属是也;人甚有利而大无义,虽甚富,则羞辱大,恶恶深,祸患重,非立死其罪者,即旋伤殃忧尔,莫能以乐生而终其身,刑戮夭折之民是也。夫人有义者,虽贫能自乐也;而大无义者,虽富莫能自存;吾以此实义之养生人大于利而厚于财也。民不能知,而常反之,皆忘义而殉利,去理而走邪,以贼其身,而祸其家,此非其自为计不忠也,则其知之所不能明也,今握枣与错金以示婴儿,婴儿必取枣而不取金也,握一斤金与千万之珠以示野人,野人必取金而不取珠也。故物之于人,小者易知也,其于大者难见也,今利之于人小,而义之于人大者,无怪民之皆趋利而不趋义也,固其所暗也,圣人事明义以照耀其所暗,故民不陷。诗云:“示生显德行。”此之谓也。先王显德以示民,民乐而歌之以为诗,说而化之以为俗,故不令而自行,不禁而自止,从上之意,不待使之,若自然矣,故曰:圣人天地动、四时化者,非有他也,其见义大,故能动,动故能化,化故能大行,化大行故法不犯,法不犯故刑不用,刑不用则尧舜之功德,此大治之道也,先圣传授而复也,故孔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今不示显德行,民暗于义不能照,迷于道不能解,固欲大严憯以必正之,直残贼天民,而薄主德耳,其势不行。仲尼曰:“国有道,虽加刑,无刑也;国无道,虽杀之,不可胜也。”其所谓有道无道者,示之以显德行与不示尔。

【译文】

天地产生人,使人生有义和利。利用来养身体,义用来养精神。精神得不到义涵养,就不会快乐;身体得不到利的滋养,就不会安适。义是涵养精神的。利是滋养身体的。身体没有精神那么贵重,因此用来养生的东西没有比义更重要的了。由此可知,义涵养人的精神比财利供养人的身体重要多了。怎么知道这一点呢,现在有些人的思想方行合于义,但没有拥有什么利,这样尽管贫穷低贱,却还能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光荣,洁身自好,乐在其中,像原宪、曾参和闵损就是这类人。有些人拥有许多利,可是缺乏义,这样尽管富裕尊贵,但所遭受羞辱大,怨恶深,祸患重,不是即刻死于犯罪,就是不久遭受祸害,终身不能得到快乐,那些受诛戮而早死的就是这一类人。有义的人,尽管贫穷,仍能自得其乐;而没有义的人,尽管富裕即不能活下去。我根据这一点而证实义养人比财利更为重要。

一般人不知道这个道理,常常倒得逆施,忘记义而为利牺牲,违背道义而走向邪道,不公伤害了自身,还使自己家庭遭受祸害。这不是因为他替自己谋利不尽竭力,就是因为他的智慧不够明达。如果有人拿着大枣和钱币给婴儿看,婴儿必定就去拿大枣而不拿钱币;如果拿一斤黄金和价值一千万的珠宝给野人看,野人必定拿黄金而不拿珠宝。所以一般人对于事物,小的容易了解,大的难于看出。而今利对人的关系小,义对人的关系大,难怪人民都趋向义。这一点本来就是一般人所不了解的。

圣人阐明义,使人民了解义与利的关系,所以人民不会犯罪。《诗经》说:“以显明的德行昭示我。”就是这个意思。古代圣王用显明的德行昭示人民,人民快乐而歌颂,就作了这首诗;心里诚悦而受感代,形成风俗。所以不用命令他们做好事,而他们自己会做好事,不用禁止他们去犯法,他们自动不会犯法。他们遵从上面执政者的意志,不待人去驱使,他们就自然而然这样做。所以说:圣人能够感动天地、变化四时,没有别的缘故,因为他晓得大义,所以能够感动;能够感动,所以能够变化;能够变化,所以教化普及;教化普及,所以人民不犯法;人民不犯法,所以不必使用刑罚;不必使用刑罚,就是尧舜的功德。这是天下大治的道理,是古代圣王传授下来的,所以孔子说:“哪一个人能够不走门户出去?为什么治理天下却依从这个道理呢!”

现在不把显明的德行昭示人民,人民不了解义而不能明达,被道理迷惑而不能解脱,因此若想用严刑酷法来纠正他们,这只是残害上天所生的人民,而使君主的德行浅薄,这在情势上是行不通的。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尽管要杀戮人民,可是杀也杀不尽。”他所说的政治清明与不清明,就是指用显明的德行昭示和不昭示人民罢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042评论 6 49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9,996评论 2 38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6,674评论 0 34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340评论 1 28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404评论 5 38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749评论 1 28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02评论 3 40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662评论 0 26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1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451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577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258评论 4 32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848评论 3 31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2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52评论 1 26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271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452评论 2 348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