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称:David Shrigley - Life and Life Drawing
展出地点: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 / International
展出时间:14 Nov 2014 - 01 Mar 2015
*免费展览
不。
David Shrigley真正说的是,你想不想杀了那只老丑狗?
酷,有趣,黑幽默。如同曾与他合作过的英国歌手Malcolm Middleton所说:“我们都对黑暗和绝望有种偏执……但并不是享受那些。我只是有太多太多的问题想要对人生和死亡发问。但David有那种能让这也变得有趣的能力。”
David Shrigley,1968年出生于英国Macclesfield。1991年从Glasgow School of Art毕业之后,逐渐开始画起他现在最为人称道的极具讽刺幽默感的漫画。但多才多艺的David Shrigley在多种艺术领域均有建树,从插画到动画甚至音乐都有涉及,善于用简单黑白线条道出人类存在的荒谬状态。现居住于格拉斯哥(Glasgow)。
目前为止他已经出版了40多本书,包括:
- What the Hell Are You Doing?: The Essential David Shrigley (2010)
- How Are You Feeling? (2012)
- Weak Messages Create Bad Situations: A Manifesto (2014)
更多作品可以在他的个人网站www.davidshrigley.com欣赏。
附:唐彦和应霁关于David Shrigley的访谈
应霁: 大家都知道我是杂志控,订的杂志除了香港、内地、台湾的,还有很多国外的报刊杂志,其中包括一本伦敦的《观察家日报》。但我订的是它周末的版,会附送一本很好看的周刊,其中有我很喜爱的厨师的美食专栏,照片拍得也很棒。另外一个我订阅的原因是在于有David Shrigley的连载作品。这个漫画家我觉得是现在英国最厉害,也最没规矩的漫画家。
唐彦:这本杂志中能容忍的漫画家究竟是怎样个“没规矩”法呢?
应霁:基本上就是将“没规矩”作为生活的常态,是一直培养出来的一个习惯、一种态度。我从小也接受所谓一些英国式的教育,比方我们在大学的时候上设计课,我们的老师是一位英国教授,强调英国人玩的那套“eclectic” ,查字典就是“折中”。放在中文有点“妥协”“中庸”的意思,但其实英国人理解的是“什么都可以”,所谓“anything goes”,什么都可以。拼凑之后呈现的强烈矛盾、不协调感也变成一种性格,所以鼓励在创意的范畴里头什么都可以拿来,什么都可以做一些冲击。
唐彦: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他的创作中其实是借助了很多绘画以外的其他手段、其他艺术形式来实现他的意识呈现。
应霁:对。David Shrigley的漫画作品首先从线条上看,好像完全是那种不懂得画画的人画出来的,当然他其实有学院的训练。但我们这些在学院受过训练的人最知道,因为受过训练再要画成好像没有受过训练的样子是十分困难的。我觉得这个Shrigley也是有基因在,“拿到”了之后真的可以“丢掉”,重新出发!好像都是儿童的涂鸦,但里头也有成人很成熟的一种对世界的看法、对社会的批评、对人性的鞭挞,这样一来就很过瘾了。数落自己不对,其实是很高难度的,英国人的幽默里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从前的卜文山啦,到最近抱着一个熊的憨豆先生,也包括所有的little britain……反正一直以来,英国人很懂一种冷幽默、黑幽默。David的作品当然也承袭了英国人的幽默方法,更不留情、不保留地,你看得会很不舒服,却又很过瘾。
唐彦:辛辣到尖酸刻薄。功能上我会联想到以前那种单幅的讽刺幽默或者讽刺批判漫画,但他又摒弃了传统讽刺漫画的形式,让我们读者看得辛辣同时又觉得与众不同,手法上我觉得他的有些漫画作品更像是装置艺术。
应霁:他真的会用上一些小雕塑,或是自己的手工制作,或者是一些现成东西的拼贴,可能拆了一个灯加上一堆奇奇怪怪的东西,再拍成照片。有些时候纯粹是一张实景照片,但他选取的角度,拍的题材会呈现出很奇怪的景象;又有些是经过加工的,例如将一个小猫的头放在皮鞋里好像皮鞋里长出一只小猫之类的。那个有点像是现在蛮流行的微雕塑,所以他也在一些画廊展出。
唐彦:嗯,这样看用“漫画家”来定义,倒是约束了他的身份,应该算是一个跨媒体的艺术创作人。英文中说“comic artist”,若摘去作为定语的“comic”,还是可以看到他作为艺术家的那一部分。
应霁:其实这一切都是标签,只是告诉我们你现在做的是怎么一回事。他也制作动画,很早期曾帮一些乐队的单曲做MV,很手工,基本上就是用flash。单线呈现,再套上几套色,他的这种做法也蛮受一些追随者的欢迎,所以也有些主流的品牌,包括英国苏格兰的服装品牌“Pringle”在做年度推广的时候就邀请David替他们制作动画,连泰德现代艺术馆的宣传小册也邀他来做插图。他从那种自己装订的独立小册子,到现在有主流出版社替他出版作品集。去年法兰克福书展我得到的最好的礼物就是他的作品集,将他过去十多年的作品进行了完整的收录,厚厚一本大书算是对他的回顾吧。
唐彦:我在想他和其他一些漫画家之间的差别,或是他为何会受到一些现代艺术机构的青睐,可能也在于他作品当中更强调的是一种观念,他的作品绝对称不上“精美”,甚至来得粗陋,将皮肉都抛离之后,反倒能活生生呈现出骨架,借助“粗暴”的手段将表达意图呈现在读者面前,直接鲜明,且更能清晰地成为记忆点。
应霁:我们说到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漫画传统,也就是传承的脉络,就可以把好几代的作者放在一起做一个串联。其实,更早期我在学生时代就曾看过一些漫画前辈的作品,比如Ralph Steadman的创作是很惊世的,功力很好。他尽量通过自己的绘画手法表现在技术上的成就,但背后也是很暴力的,很直接地做很多批评漫画。还有几位走素人路线的,完全用另外一种早期广告式很粗糙、很朴拙的画面,配以荒谬的文字,让图文之间产生一种阅读的快感,或是呈现出一种很暧昧的关系。一个是六七十年代,一个是七八十年代,再到千禧年后的Shrigley,就接上班了。他也参与到一些社会活动上,例如最近英国政府因为财政的原因大量削减艺术方面的开支,他就拍了一部短片,也画了好些漫画,作为一个艺术家代表,我觉得每个年代都有好像无厘头,但其实背后都有根有据,作为他这个界别的发言,对当下社会作出比较批判的回应。
唐彦:图文关系确实是Shrigley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让图文互为语境结合后产生出新的寓意,马上就联想到马格利特的“这不是烟斗”,会有一种很荒诞的趣味,是对现象的反思或是对现实的批判。甚至很像一些招贴海报,会用图文形式宣传推广某种产品,讲求的是有效时间内的有效视觉传达,来得犀利,决不暧昧。
应霁:所以你说这究竟是我们这个年代的坦白跟幸福,还是无奈跟悲观,也很难说,因为这就是同时呈现的。当然也看我们对艺术有一个怎样的定义,怎样的要求。如果我们停留在“艺术就是让生活更美好”的阶段,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当然这也是一个说法。但现在最触动人心的往往就是赤裸裸地,毫无保留地扇你十个、二十个耳光的那种做法,所以Shrigley的漫画基本上就是在发挥这样的作用。
关注我哟(●'◡'●)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