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G的妈妈特别发愁,小G成绩始终是班级中下游,随着中学的课程越来越难,她的成绩更有一种下滑的趋势。以前她的爸妈还觉得是小G不用心,可现在越来越觉得,是不是我们家闺女就是笨,所以记不住东西……记忆不好成了学习的硬伤,小G的爸妈既着急也无奈……经人介绍,他们带着小G来到了咨询室。
咨询师与小G的简单对话时,发现孩子的反应、逻辑都很正常,可小G自己告诉咨询师:“我背课文的时候特别慢,一篇诗词就那么几句,我需要背很久很久才勉强背会,第二天一考试、又忘的干干静静的了……“另外,感觉数学和物理的公式也琐碎的要命、考前背了一堆,但是考试时候用哪个想不起哪个……”“更夸张的是,老师明明讲过的题,我当时听懂了,可马上要做的时候却好像没听过一样,一点思路也没有了……”
“老师,我就是比较笨,所以什么都会慢一些……”听到小G这样给自己这样消极的解释,咨询师解释道:“我们常常认为记忆力的好坏是脑子的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记忆力不好,并不是他们硬件不行,而是他们在记忆的习惯上出现了一点小bug,如果我们能够找到这个思维的bug,改善记忆的表现就并不是一件难事了!”
很多家长都会觉得孩子背课文慢是不用心或者脑子慢,但实际上也许是他们在记忆的思维习惯上出现了问题,如果能够及时调整这些细节,掌握一个好的记忆习惯,我们便能很好的提高自己的“记忆力”。
(一)“记不住”vs“想不起来”
很多人会觉得自己脑子笨,所以记不住东西。但脑科学证明:每个人的大脑都足以记录从生到死的所有信息。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事实上,我们所表现的“记忆困难”,并不一定是自己记不住,反而是因为“想不起来”。想起来自己曾经记过的东西,在学习过程中成为提取。每次一测验、每一次默写,都是一种记忆提取的考验。小G就是在这种考验中受挫了,那些知识并非没有进入小G的脑子,只是小G不知道怎么样把它们取出来。
咨询师发现:小G在背书时,会始终翻看书本,一遍一遍的诵读,因为这是他从小到大最习惯的一种方式……当他反复阅读甚至诵读很多次后,她才试着合上书进行回忆,背到卡壳的地方,翻开书看下自己忘掉的部分,然后把这句话重复几遍之后才继续进行。
可能很多学生都会用这种方式进行背诵——阅读的时间远远多于回忆的时间。小G可能是一个比较夸张的表现,她阅读的时间几乎占据整个记忆过程的90%。但她尝试回忆(即提取练习)的时间少的可怜。这就是很多人记忆的bug之一——总在记,而不去进行“提取的练习”。
过多的阅读,总会给自己一种十分熟悉的错觉,这种错觉反而影响了自己对于一个陌生知识的判断,因此,反而合上书去考考自己,比反复的翻阅这些知识对学习更加有效。
曾经有心理学家进行过实验,他们在一所学校招募了五个班级的孩子,从三年级到八年级,给每个学生分配适合其年龄的文字要求他们尝试记忆。总时间都是9分钟,但他们不同组被要求按照实验指定的时间来学习与记忆:一组学生用1分48秒时间看着文字默记,在用7分12秒来背诵,凭记忆演练;一组用8分钟默记,1分钟背诵,诸如此类。3小时候,他们邀请每个学生进行背诵。实验的结论:要获得学习与背诵的最佳搭配效果,最恰当的比例是阅读和学习只占整体时间的30%。
只用不到三分之一的时间进行学习,剩下的时间都在进行回忆和自测,这样的方式也许会颠覆不少人对学习的认识,但事实上,也许我们会频繁体会到“自测考砸”的挫折感,但每一次“提取失败”都会让大脑进行调整和加深原有知识的记忆,并给这些知识配上最合适的“线索”,以便今后更好的把它提取出来。
(二)“记得更复杂”反而记得更好
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验,当你回到一个熟悉的地方,很多那时发生的事就会突然被“想起来”,这就是记忆线索的力量。当我们在记忆一个事件时,它周围的信息(包括外界和内在感受)都会被连带的记录到大脑里,当我们触及到这些周边的信息时,那个关键的信息也会被连带的“拽出来”。这也就意味着,当我们记忆时,线索越多越好。
回到小G的案例:她告诉咨询师,背课文虽然有了进步,但是数学和物理的公式却还是觉得费劲,不仅多,而且乱,三角函数为例,光是30度的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余切就好几个数,还有物理,速度的公式,路程的公式……这些都挺多,但是班里好多同学毫不费力就背下来了,这里面我是不是又出了bug。
比起语文课课文,公式记忆本来应该会更加简单,但之所以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困难的事,关键在于这个知识在进入脑子里的时候,你给他的线索是什么样的。咨询师发现,小G在记忆这些公式的时候,每个公式都是单独记忆的,速度的公式、路程的公式本是一个公式的转换,三角函数里30度60度的数值都是在一个直角三角形里不同边的比……本来只需要记忆两个知识,但是变成了要记忆十几个……问到小G时,她表示,老师的确讲过公式的推导,但是我记住公式就可以了,记公式的时候,再去想它的推导、转换岂不是太麻烦了。
恰恰这种麻烦,是最能帮到记忆的部分。有意义的给予要记忆的知识更多的“线索”才能更好的让你想起所学的知识,这部分功夫越多越好。
咨询师带着小g一起完成了一个“头脑风暴”的游戏:假如你游玩的行程是天安门、北海、鸟巢、南锣鼓巷、颐和园,八达岭、十三陵……你要怎么记住他们?在试图背下他们之前,我们可以先做一个“头脑风暴”的游戏。我们现在试着尽可能多的联想任何跟这些词或者他们之间联系的各种信息,越多越好!
“他们在地图的位置并不顺路,明明去北海去南锣很近,却要先去鸟巢……;
天安门是我刚刚去过的、鸟巢人特别多、八达岭有火车站……
他们读音也感觉有联系:天和海,鸟往南,一和(颐和)八(达岭)十三(陵)……”
……
小G花了5分钟去进行联想的游戏,再也没有回忆时的那种费劲,很轻松的就全都背诵出来……
咨询师给小G的建议也是同样的道理:“当你要寄一个知识点,例如公式的时候,你需要联想以下的一些问题:它跟哪个公式很像?,它跟谁有关系?,跟那个公式不太一样?它常常会出现在那种题里?老师在讲这个公式的时候,提到过什么?……”这些联想并不是记忆方法,不用非要找到记住它的办法,有时候只需要去把新学的知识跟自己生活、思考相连接,当你成功连接的时候,这些已知的信息都会变成新知识的线索,而这时,记忆反而成了一个意外的收获!
(三)别急着看笔记!
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小G觉得自己背东西没那么费劲了,咨询师又发现了一个新的bug:小G在没写一项作业之前,都会认真的翻看自己当天的笔记,烂熟于心之后,再完成习题,所以小G的作业完成度很高,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只是这个习惯对于学习并不是一件好事……
不知你是否有过类似的体验:有人提到一首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老歌,但就是想不起来了,经过别人的提醒,一下就全回忆起来了……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当你回忆起来之后,这首歌会在你的脑海里萦绕好几天,这首歌的印象相比于以前,深刻了不知道多少倍。
这种现象被称为记忆的“必要难度”即我们回忆起来一件事越费劲,这件事便会记忆的越久,另外,研究记忆的始祖艾宾浩斯也提出过类似的理论,如果两个信息一旧一新,再一次复习对前者的意义更为重要。
这些类似的理论,都对我们的学习有着不小的启示:如果我们学习一个新知识后,需要间隔一段时间,再去尝试回忆,即复习。如果我们把作业试做一种复习的话,如果在完成作业之前,我们就已经经过一次复习了。那作业的复习效果也就大大减半了。因此,咨询师建议小G转换一下作业的顺序:先不看书,直接完成作业,当我们完成作业之后,再适当的复习把作业中体现的漏洞补上。
先作业后看笔记,这样不仅仅是为了复习的效率,更重要的是我们将作业从单纯的重复,变成了一种特殊的“考试”,不论完成还是考砸,一次考试都会带给我们大脑更好的刺激,帮助我们练习知识的提取、帮助我们吸收更多的知识……
听取了咨询师的建议后,小G开始尝试着进行改变,修正自己记忆习惯中的bug,“虽然不太明白是不是真的完全按照正确方法在学习,但是我现在学起来感觉好多了,明显的变化是很少再出现那种我感觉明明会但就是想不起来的情况,现在回想起来,可能那些知识本来我也不算真正的掌握,但当时的我,始终也不知道到底哪里出了问题,现在比以前清晰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