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的教学都受着《军神》由导师组织的研课过程的影响,感觉自己对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学科和学程之间的关系更加明晰了。
在一次学习之旅中,学生是希望能够烙上适合自己的言语的印记的,学生总希望有存在感。这个存在感,就是学生感到此次语文学习之旅是合宜的,是既能让自己产生学习的愉悦感,又能够有言语的获得感的。
第一次,我为《军神》确定的教学内容是研究沃克医生的言语形式,从而反衬刘伯承的镇定。但为了让孩子能够明白感叹号、句号的作用,我费了好大的口舌,而孩子始终不甚理解。最终导致孩子并没有发生自己想要的学习行为,整堂课教学效率低下。直到第三次,在导师和研课团队的建议下,我讲《军神》的教学内容确定为:研究刘伯承的镇定,然后引入沃克医生的言语,从而再探究刘伯承的镇定。最后得出结论,课文叙写刘伯承是“军神”之所以成功,乃是因为也有了沃克医生的“帮忙”。这次课堂,孩子明显有了学习的欲望。孩子在课堂上有了存在感。或者说,作为此时、此地的学生,他们是存在的。
正如第一次打算从言语形式上让孩子感受刘伯承的精神品质失败了一样,第二次,我先让孩子探讨刘伯承的镇定,然后探讨沃克医生的言语,最后突然得出结论,刘伯承的镇定写得如此好,乃是因为沃克医生来帮忙,孩子们虽然已经拥有了存在感,但这明显地失去了语文的整体感,所以也失败了。第一次,我把语文变成了薄薄的单衣,孩子们穿得一点感觉都没有;第二次,把语文分裂成了两张皮,造成了孩子对语文本身产生了混乱的感觉。也还是到了第三次,在导师的建议下,我们从研究刘伯承的镇定入手,很快让沃克医生“介入”,并且马上得出结论,这篇课文体现了“写出人品质,他人来帮忙”的特色。
孩子有了存在感,语文也站“正”了,然而,如何让孩子经历一个愉快的过程,其实才真的关乎教学效率。比如,如何让“写出人品质,他人来帮忙”这个由教者开发的知识点贯穿教学始终,我动了许多脑筋,最后竟然是从让孩子分别数刘伯承和沃克说了几句话开始,然而这两次数数其实有多少深意啊!在探讨沃克医生言语的环节,我拟定了一个活动的主题,叫作“探秘沃克”,而在探秘的过程中,我先做了示范。在让孩子模仿课文“写出人品质,他人来帮忙”的特点前,我则先让孩子观看了刘伯承手术后的视频,提醒孩子注意观察沃克医生的助手,这自然也是有意图的。目的是让孩子感到,不仅是沃克医生,其实助手也在衬托着刘伯承的镇定。这就是所谓的过程的营建。
由此看来,正如海德格尔在他的《存在与时间》里一直论述的,人的行为由“存在”“此在”“存在者”构成的现象,其实语文教学中“学生”“学科”“学程”正是这样的一个逻辑关系,“存在”是作为一个普遍的实体的共同特性,“此在”是一个拥有了“灵魂”(语文)的“人”,而过程则是一个正在以灵魂为载体或者途径的存在正在做的行为而表现的状态,也就是存在者。
不错,语文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存在者与存在者共同度过的过程。
从这方面讲,语文学习是一个以“学生”“学科”“学科”为本的“学本”系统,是尤其这些依据的。接下来,我会进一步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