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辈子应该恪守的黄金准则是:倘若你想人家怎样待你,你就应以那样的方式对待人家。
今天我朗读第二本书《麦加菲读本》,里面有一篇文章,题目是《黄金准则》,这篇文章主要以故事的形式,讲到主人公苏珊替母亲去收钱,农场主汤普森递给苏珊一张五元的纸钞,其实是二张五元的钞票。苏珊在回家途中,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途经家门前一座小桥时,看到妈妈跟她说话时坐过的那把锈迹斑斑的椅子,耳边立即响起了黄金法则:你想人家怎样对你,你就得怎么样对人。
苏珊猛地转身,向回跑去。她将汤普森多给的一张五元钱,退给了汤普森。
通过这么一则小小的故事,让人明白一个深刻的道理:你想得到什么,你就去给予他人什么。这就是人际交往永恒不变的黄金准则。也刚好印证了这个月读的《人性的弱点》那本书,因为人性是一样的,我在别人眼中就是别人,我想要什么,就是别人眼中的别人想要什么,那么我给予了别人,别人以同样方式来,我就可以得到我想要的,因此就验证了这条黄金准则的正确性。
回想我自己,感觉书中的故事简直就是在说我。记得二三年前,一次去接儿子,他在荆楚培优下完课出来,我在门口给他买了一瓶水,给了一个十元钱,店主多给我找零了五元,当时我立即把钱往荷包塞,被儿子看到了,事后他问我,买水的时候是不是多找了钱,我当时不知如何回答,感到非常羞愧,无地自容。
今天回想起这件事,觉得我自己充满鄙俗之气,满脑的农民思维,爱占小便宜。通过读《朱元璋传》《曾国藩传》《人性的弱点》这几本书,明白自己性格方面很多缺陷,需要放大自己的格局,做个慧智有担当的人,绝非那么容易,就正如昨天高鸿鹏老师说的:见识少、不理性,这两点是我们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中不理性影响我们一生,很多关键时刻的抉择,就是不理性造成的。
今天的这个黄金准则也印证了很多道理,人类的很多智慧是相通的,人区别于动物最主要表现就是有思想,需要养成冥想的习惯,多想一天下来经历了哪些事,哪些做得比较成功,哪些做得不对,需要在以后的日子中改正,“不贰过”,这是曾国藩一生成功的法宝,同读了这几本书以后,很多需要在每天的生活中去用,不用就不会有效果,久而久之就会忘之脑后,等于没有学。
这条黄金准则一定要牢记一于心,不管对谁都适用。明天要出差了,说实话不是很愿意跟他们一起去,也迫于无奈,先也只能这样混下去了,先应付吧!也没什么好的办法,只有当自己足够强大了,有能力了,就不会看谁的脸色生活。跟他们交往过程中,尽量少说,少表现自己的想法,摆正自己的位置就行,一切也不要过于急躁,顺其自然就行。好好利用学到的人际交往知识,用到周围的人群中,慢慢会觉得一切在形之中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