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时间,我特别恐慌,每每听到人工智能,就忍不住担心自己将来有一天会被淘汰。科技的飞速发展,知识的迅速迭代,让我不敢对学习松懈。经常在公众号里看到各种各样的牛人,更加惭愧自己竟没有一项拿得出手的技能。于是,我忍不住把业余时间都填满,读书,听课,学英语,学化妆,学写作,学心理学,结交新朋友......看似每天都忙忙碌碌,可当静下心来回顾自己到底学到了什么的时候,才意识到已经陷入了“低水平勤奋陷阱”。我只是,看上去很努力而已。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成甲在《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中给出了很好的解答。这本书不仅帮助我理清了学习的思路,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方面,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应该学习什么,以及怎么学习三大问题。此外,书中指出了很多学习方面的误区。
1 学习的目的
小时候,好好学习,是为了每个学期末能够拿到“三好学生”的奖状;
初中的时候,好好学习,是为了考取重点高中;
高中的时候,好好学习,是为了考取重点大学;
大学的时候,好好学习,是为了毕业以后能够找份好工作。
我很少主动去思考,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
近来,好朋友遇到工作上的两难选择,无比纠结的她特别希望有人能够指点迷津,可我发现自己爱莫能助;老妈在电话里经常抱怨弟弟不懂事,催促弟弟结婚,我很想改善这种局面,却发现自己有心无力。这样的问题层出不穷,我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一个伪学习者,面对实际的生活问题时,知识是知识,问题是问题,做不到活学活用。为什么很多人“听过很多大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因为没有做到知行合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转化为行动。
《好好学习》指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释问题,解决问题,预测问题。如果学习之后,认知和行为没有发生任何改变,那么这样的学习是无效的。按照该标准,我的大多学习都是无用功,惭愧......
2 学习什么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而生活节奏的加快,让我们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精力也越来越少。时间少,知识多,应该选择学习什么知识,才能确保我们的时间得到最好的利用?
成甲指出,知识和知识是不一样的,20%的特殊知识能够带来80%的价值,这些特殊部分就是“临界知识”。临界知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熟练掌握,可以举一反三,四两拨千斤,极大地提升学习效率。
临界知识这一概念源自查理.芒格提出的“普世智慧”。查理指出,并不需要了解所有的知识,只要吸取各个学科最杰出的思想,在头脑里形成一个个思维模型构成的框架。
具体来说,什么是临界知识?书中详细介绍了7种,分别是复利效应,概率论,黄金思维圈,二八法则,进化论,系统思考,安全空间。
复利效应
数学公式F=P*(1+i)^n清晰地显示,复利的大小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利率和时间。复利效应适用的范围很广泛,并不局限于投资领域。比如写公众号,高质量的文章就相当于本金,发布的频率就相当于利率,经过足够时间的积累,最终产生的影响力就相当于复利。
著名的“六度分隔理论”认为:一个人想认识世界上任何一个人,最多可以通过6个人认识到他。这个理论来自心理学家Stanley Milgram设计的一个实验,20世纪60年代,他将一套信件随机发送给居住在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的一批志愿者,请他们将信函邮寄给指定的一名波士顿股票经纪人。志愿者可以将这封信寄给自认为比较接近股票经纪人的亲友,后者收信后一样可以按照该原则转寄出去。结果发现,很多信件最终都到达了股票经纪人的手中,而这些信件经过的中间人平均为5到6个。
为什么会这样?追溯原因,不得不提到著名的“150定律”,极人类智力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约为150人。即使你的微信、Facebook上拥有成千上万的好友,日常保持稳定的联络的大概也只有150人。一个人平均有150个朋友,每个朋友各自拥有150个朋友,以此类推,150^6 =113906亿,这个数字远远超过地球上的人类总数。
这个世界运作的基本规律之一就是复利模型,书中提议要多用复利的思路来思考生活,增加本金、利率和时间。
概率论
人人都渴望成功,渴望幸福,渴望功成名就。但是成功可以复制吗?幸福的途径可以模仿吗?世界充满不确定性,没有人可以确保进入名企就会事业有成,三观一致就会婚姻幸福。但是,从整体分布概率来看,名企成功的概率更大,三观一致的夫妻婚姻幸福的几率更大。
这个世界的发展规律符合概率分布,很多事情会随机发生。我们可以选择,在成功概率大的事件上持续投入。很多成功的牛人都有一些共同的特质,比如自律、强大的学习能力、情绪管控能力、沟通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拥有这些特质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会取得像牛人一样的成就,但是通过培养自身的这些特质,我们可以让自己不那么平庸。
前几天,看到一则报道,一家三口为了庆祝女儿保研成功,自驾游西藏,结果途中出现交通意外,全家无一幸免。这种悲剧就是概率事件,有的人会因为这样的新闻而放弃自驾去西藏的念头,但是也有一些人会因为要避免这样的事故,而提前做好万全的准备,自驾途中时刻保持警惕,从而平安归来。
生活充满不确定性,以概率论的角度看待问题,能够让我们更客观地认识世界,以更主动更包容的态度面对生活。
黄金思维圈
我一直好奇,能够迅速看透问题本质的人是怎么思考的?黄金思维圈恰恰解决了这个疑问。
最早提出“黄金思维圈”的,是西蒙.斯涅克(Simon Sinek)。他在《Start with why》一书中,以苹果公司为例,详细阐述了这个模型。黄金思维圈,由3个圈组成,最外面是现象What,中间是方式How,最里面是目的Why。很多电脑生产商在做营销时,都是站在What的层面,去表达“我们是做什么的,我们的电脑有什么特点”。苹果公司完全不同,它从Why出发,传达出的营销理念是“我们为什么存在,我们的产品为什么与众不同”,从而树立独特的品牌形象,和高度的顾客忠诚度。
除了营销领域,黄金思维圈适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时候,我们思考问题,都停留在What的层面,把看到的现象和结果当作原因,或者去模仿别人的How,很少去思考背后的Why。然而,恰恰Why才是根本。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名实习生被安排去学校贴海报,看上去这只是一件很普通的任务,但是这名实习生通过运用黄金思维圈,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她是怎么做的呢?首先,她问自己“为什么要发海报”?为了让每个学院帮忙宣传,吸引毕业生的关注,为公司的宣讲会做准备。明确目的后,她开始思考达成目的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应该怎么克服或者避免这些问题?比如,先与学院相关负责人进行充分的沟通,建立基础信任,使对方愿意配合。其次,选取人流量大的地方粘贴海报。第三,大家习惯通过微信获取信息,因此将海报拍照,委托就业处的老师转发到毕业生的微信群。结果,公司宣讲会的效果非常好,收到很多优质简历。
这个例子充分说明Why的重要性。有了Why,才有目标和方向,才能积极调动资源,想出高效的How和What去实现目标。凡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不被表象迷惑,才能挖掘到背后的原因。记得《琅琊榜》里有个情节,梅长苏得到一份名单,上面列出了那些年天泉山庄帮助谢玉铲除的人。名单里有一个很不起眼的教书先生,原本誉王对此并不在意,但是后来经过梅长苏的层层追问,竟挖出了十三年前灭门案的真相。
二八法则
我觉得,二八法则、幂律分布、头部效应这三个概念大致描述的是同一个意思。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属于这一类,比如排名最靠前的20%的公众号吸引力80%的粉丝,20%的富人拥有80%的财富,前20%的企业占有80%的市场份额等等。
20%的人脉带来80%的价值。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 罗纳德波特(Ronald Burt)研究发现,人脉关系中20%的非重复关系在获取信息方面发挥着80%的作用。这意味着,那20%和我们不在同一个圈子、掌握着不同信息和资源的人脉,是我们需要重点去打理的。为什么?因为拥有更多跨领域的重要人脉,就能够调动更多的资源解决问题;有了更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能够吸引更多的人与你合作,从而形成正向循环。
怎么才能和不同圈子的人脉中心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分享彼此的信息和资源呢?
书中给出了一些建议,投入时间和精力与对方进行一对一的深入交流,建立彼此间的信任。怎么才能建立信任?关键的一点是真诚。在交流中,坚持做一个给予者,真诚待人并主动分享自己的能力。
进化论
进化论的核心观点是,在环境变化时快速响应,适应新环境。这句话包含两个关键点:首先必须能够敏锐地觉察到环境的变化;其次能够快速做出适当的响应。
怎么才能敏锐地觉察到环境的变化?书中强调位置很重要。这里的“位置”不仅仅指地理位置,更重要的是具备信息优势的位置。如果马化腾不是在风起云涌的IT领域,如果罗胖不是在风口浪尖的传媒领域,他们可能很难深刻而敏锐地感知到社会趋势的变化,进而迅速做出调整,成为市场上的佼佼者。
当感知到变化后,应该怎么响应呢? 有些人天生具备卓越的眼光和强大的冒险基因,能够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如果冒险基因不够强大的话,可以尝试另外两个办法,精益创业(即最小成本,快速试错,快速改进),模仿同级别最优秀人的做法。
系统思考
我们大脑习惯的是线性思考,即简单的因果关系,但是万物相生相克,世界的真实运作往往不是线性的。
书中指出,培养系统思考的能力,是构建自己深刻洞察力的一个重要方式。怎么培养?
1.关注“关系”而非“事物”。养成从分析事物彼此间影响关系入手的习惯,而非孤立地看待事物。
2.借助历史数据分析系统结构。从历史数据中,寻找系统行为随着时间推移变化的规律。
3.独立思考,区分假设和事实,现象和原因。用自己的理性去分析,去求证,而不是盲目听信别人。大前研一在《思考的技术》里说到,大多数人常犯的逻辑错误就是把现象当作原因,把假设当作结论。
安全空间
所谓的“安全空间”,其实是风险意识下,为了避免无法挽回的后果所做的准备。比如,为了防止重要信息丢失所做的备份,为了避免旅行意外而购买的保险,为了避免投资损失过重而设置的止损等。
3 怎么学
谈到“怎么学”,这真是个打脸的问题。学生时代,大多数学习都是为了考试,考试考什么就学什么,老师怎么教就怎么学。要么死记硬背加做题,要么按部就班把书从头读到尾,然后针对所谓的重点进行理解,就意味着学到了。等到参加工作以后,才发现,这种学习方式太out了。
学习的本质是什么?
学习,本质上是一个修正我们假设的过程。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大程度上都是基于自己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个人经历,所见所闻等形成的假设。而我们所有的决策都是在自己的假设下做出的,这些假设合理与否,取决于与事实是否相符。哲学家曾说,“认识你自己”是世界上最难的一件事。书中指出,认识自己,要从自己的经历着手。我们的经历就像是一篇篇文章,写满了我们的弱点和优势,也写满了我们的错误假设和生活灵感。只有经过精心加工,这些经历才会变成我们的生活宝典。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学?
书中给出了3种方法:
1.反思
我把反思和总结混为一谈,以为反思就是梳理自己做了什么,哪儿做得好,哪儿做得不够好,下次应该怎么改进。
其实,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反思带来3方面的好处:一来发现知识误区,二来反思的时候,主动进行知识的联结和想象,能够促进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三来督促我们检查是否将学到的新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反思:观察结果---研究原先假设--反思校正假设
作者每天坚持写反思日记,如实记录事件发生的详细过程,进行深入剖析。当时的目的是什么?考虑了哪些因素?这些因素合理吗,有遗漏吗?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别人是怎么处理的?这种解决办法还适用于什么情况?等等。作者每天早上几乎花费两个小时来完成反思日记,也许你会觉得耗时太多,但是“结硬仗,打呆仗”,这个过程就是修炼内功,急不得。
2.以教为学
有种说法,掌握一门新知识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教别人这门新知识。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教授别人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自己的盲区,通过走出盲区可以进一步打通知识阻塞;因为教别人的过程,是一个强化记忆的过程;因为教的过程中,别人会提出疑问,解答疑问有助于增强我们的认识。
怎么教?口头,书面,或实践。正如现在,写读书笔记,逼着自己去记忆书中的内容,去思考书中的观点,进而让我对这本书有了更系统深入的认识。
3.刻意练习
说起刻意练习,很多人都会想到著名的“1万小时天才定律”,即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训练,任何人都能成为天才。然而,这个结论很可能误导许多人。
刻意练习的核心假设是:受训者必须通过训练掌握更高级的心理表征,才能实现真正突飞猛进的进步。所谓“心理表征”,是指我们的大脑在思考问题时对应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表征近似的一个概念,叫“元认知”,指我们的思考过程。举个例子,普通人的思考过程是这样的:看到问题-大脑直接调用直觉、以往经验、情绪反应-决定采取的行动。而元认知能力高的人是这么思考的:看到问题-思考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什么-解决这类问题可能用到的规律是什么-决定采取的行动。
刻意练习并非单纯的努力勤奋,而是需要大量脑力、心力的持续投入。具体怎么实操?将知识拆分成小模块,将任务拆分成小目标,逐个吃透,逐个完成。然后,整合起来,实现综合运用的程度。就像学习游泳一样,憋气、漂浮、划水、换气等,组合起来就学会了游泳。
现在,我们很容易陷入知识焦虑,一方面感受到自身内在知识的匮乏,另一方面面临太多的外在知识不知如何抉择。《好好学习》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理清了头绪,学习的本质是什么,应该学什么,怎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