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读了陈海贤老师的《了不起的我》的课题分离章节,让我如释重负,对于长久以来的困扰有了全新的思考方向!
课题分离是指:区分什么是自己的事,什么是他人的事,遇到问题可以正确归因,从而想到解决办法。
以前的我,遇到问题容易产生极端的情绪。要么认为都是自己的问题,从而产生内疚自责的心理,要么认为都是别人的问题,对别人有诸多埋怨。
这段时间因为没有上班,经济压力加上有更多的空闲时间,这种情绪让我更加焦虑。感觉每一件事都在拉紧我的神经,心里总是沉甸甸的,压力很大。
因为不懂课堂分离,好的坏的在我这里都变成压力的来源。
比如:老三跟我诉说她和姐夫吵架了,这明明是他们的事。但我会想这是因为我没有经常跟姐姐谈心,没有开导她,导致她的心智还不够成熟,所以经常吵架。
六一儿童节,妹妹给女儿买了礼物,孩子特别喜欢,这本来是好事,可我会想到,这么多年来,我工作上班了,却没有给外甥买过礼物,而她一直在为我付出,觉得自己好自私。
这几天,老公公司很多人离职,公司管理有问题。我会想,是我没做好妻子的角色,没让老公找到好的公司,不能给他好的建议和出路。
还有跟客户收尾款或课程的问题,我担心收不上来或者客户退费的问题。
我想控制所有的事情,我想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认为他们的问题都是我的问题,我没解决好就是我的问题!
多么幼稚而错误的想法,而我却无意识地把这种自责内化为大脑运行的一部分!
当然,这有好有坏,可能相对于一般人,遇到问题我首先会自我反省。但几年前差点毁了我,因为这种极端的自责心理陷入恶循环,而现在又卷土重来了!
还好今天知道了课题分离,让我学会正确归因,控制我能控制的部分,并把它做好。至于别人范围内的事,要承认我们的能力有限,精力有限,承认我们在某些方面的无能。从而能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处理我们能控制的事情。
有时候承认自己无能比自责更困难,因为大部分人在潜意识都认为自己是强大且高自尊的。
老三跟姐夫吵架,那是他们的事情,我不能干涉别人说话或吵架的权力,嘴巴长在他们嘴上,不是我嘴上,他们想吵不是我能控制的。我能帮助的是尽量引导他们冷静下来,好好沟通,找出原因,避免发生类似情况。而且我也真的这么做了,虽然老三没怎么听进去,但我已经尽力了,所以不必自责。
妹妹给女儿买礼物,这是好事,我不能阻止她买礼物,不能阻止她对我们的爱和贡献。但我能控制的是承认自己暂时有困难,不能回馈妹妹的一片心意。
老公工作遇到问题,这是他们公司的问题,是他的事情,我同样控制不了,我能做的是帮助他找工作。
客户想交费或者退费,同样是他们的事情,我不能完全控制他们的想法,我能做的是把服务做到最好,跟她们说清楚利害关系,从而做出他们认为合理的决策。
因为认识了课题分离,似乎找到了一根针,逐渐理清杂乱的神经线,让内心变得更平静和坦然。
但课题分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客观上要正确归因,
二,心理上要适当承认自己无能,
三,行动上真正做好自己能控制的,
未来践行的路还很长远,但我相信经过努力,我可以将它有效地运用于生活中!我会少走弯路,会变得更勇敢,做事更高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