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12.12,突然发现自己什么也没买。
记得以前买东西很有仪式感,要收拾好自己的行头,约上好友,杀出一条血路。而现在很多时候,随手一点就把东西买了,仪式感没了。然而无论在哪买东西,会遇到的坑还是会遇到。
“满599减300”,“一件8.5折,两件8折,三件7折”,“买二送一”,“第二杯半价”等等这些在商场,门店,包括网络平台,被商家大字标出来,很是让人心动。心中的小算盘开始噼里啪啦打起来:
“我买这个299的毛衣和那个299的裤子,是598,哎哟,差一块钱,哦,我还可以再搭一个9.9袜子,很好,够了!”
“一件的折扣太少,我似乎还需要别的,搭一下,又有两件,七折很好很好。”
“我需要一个杯子,可是买二送一的话,那我在办公室也放一个,买俩,还赚一个。”
“第二杯半价,我自己来两杯,平均一杯就是七五折,划算!”
……
然而,事实是,买的那个袜子还不如十块钱四双的,为了低折扣多买的东西多半就是用不着的,为了买二送一最后拿到的多余的杯子放在角落里落灰了,第二杯半价的第二杯往往喝不了浪费了。
默默地就被套路坑了。
其实细想很多东西,为了凑所谓优惠,没有提前做功课就一时冲动买了,然后东西白丢一半,浪费东西浪费钱。或者耐不住服务员花枝乱颤的说让你多买,就脸皮薄的买下了,关键是服务员说的那些“要舍得为自己花钱”,“没有有没有钱,只有想不想要”之类的话,真的是听着好像有些道理。
买东西前一定要想想,这些东西我真的会需要吗?我会不会放在一边不用呢?这样去买东西,看似没有享受优惠,但是更实惠。更不要觉得脸皮薄,听了服务员的那些歪理就买东西,因为花钱是花自己的钱呀。咱们还没有财务自由到,买东西是为了让卖东西的高兴的境界。
现在我和胖胖先生买东西,我永远都是那个厚脸皮的。
“先生,现在鞋子两双7折哦。”
胖胖先生很犹豫,我拽起他就走“你有一双就行了,另一双你肯定放着不穿,就算买了,等你又想穿新鞋,这多余的你是不想穿的,到时候肯定是再买。”
胖胖先生信服的点点头,“是呢,一出来我就后悔刚才的想法,差点想买了,你是怎么好意思在人家那样说的情况下,敢拉着我出来呢?”
“脸皮厚呗。”
或者买饮料时,店员说:“第二杯半价哦”
我会问胖胖先生喝不喝,不喝的话,无论店员重复几遍“第二杯半价哦”,都是毅然决然买一杯,因为多了也是浪费东西浪费钱,还会胖。
脸皮厚,经济又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