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别人差点不怎么样,总有差的那一个,只是恰好是你。每当做什么而做不好的时候,我总是这样告诉自己。
可似乎一切都是我在为自己找借口,为自己的麻木找借口。
初中的我成绩还算是优异,于是乎被众星捧月般的一天过一天,我心里很清楚,那只是我摇摇欲坠的成绩,随时可以轰然倒塌。可不知怎地,这倒塌来得太迟,那份一开始还存在的火烧眉毛的危机感在光环的笼罩下,消失殆尽。试问,有多少人可以在舒适圈中幡然醒悟自己的行为,并为之奋起改变?这样的人,我并不否认有。但,我是那个更愿意自我沉溺的人,我逐渐适应了那所谓的“舒适圈”,享受着我的虚荣。
该来的总会来,崩塌的迹象来得还是令我有些猝不及防,尽管一开始我就知道。刚开始我并不在意,认为那只是偶尔的一次失误。可一次次的现实摆在眼前,我又不得不再次面对曾经的那份危机感。
但不是每一次的悔过都还有机会,更何况我并不诚心。假努力被我使个淋漓尽致,结果自然显而易见——不如人意。我搬出了那套自我麻痹的说法,不断告诉自己比别人差一点是正常的,胜负心不要那么重。逐渐,这儿差一点那儿差一点,什么都差点,成了我的常态。
或许,你正如我一般过生活:间歇性努力,持续性自我麻痹。那么,你应该反思,为什么要不思进取 为什么不选择悬崖勒马,为什么要摔下山崖后才知道拼命攀爬?少年的肩,理应担起清风明月与祖国的未来,而不是用着一句又一句的毒鸡汤麻痹自己。
现在的你我,完全可以摆脱“差点儿”。山川是不卷收的文章,日月为吾掌灯伴读。踏着六月的刀刃,走向成长,万劫不复也好,粉身碎骨也好,鲜血淋漓后又是一场涅槃重生。然后是结痂,负痛,长茧,受过的伤都成了见证。我们都应该是沧海天穹的大鱼,为了抓住星光,而幻化出了翼。
你我都俯身埋头努力,不闻窗外事,只为了摆脱“差点儿”而苦干。不突破懒惰的自己,不走这险路,不撞这南墙,不战胜人生而有的投机取巧,如何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人生的征程,不能被“差点儿”洗脑。勇敢撞破这层隔膜,一层层的背后,是更广大光明的世界。
窗外的木芙蓉正盛,微风正好,正适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