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扶霞,确切说知道扶霞(皆因我知道她,而她不知在阅读本书的我),是通过《至味人间》这部纪录片,纪录片的画面中,一个中年略微有些发胖的欧洲女性面孔,嘴巴里吐露着花椒味十足的川普(此川普非美国那讨厌人的川普,是四川普通话的简称),这让我惊讶不已,虽然之前也接触过说话一口苞米茬子味的外国人,但是能够把四川话说的如此顺畅,而且对中国菜研究如此细致的外国人,还真是少见。
是什么样的因缘际会,让一位大洋彼岸的英国人成为中国美食的裙下之臣,巧合的是,在喜马拉雅APP听书的时候,也有这本书的解读版推送,有普通话版,有川普版,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川普版,播音员软糯兼具火辣的味道打开了我阅读这本书的“味蕾“。
对于我这样的好吃之徒,岂能放过这样的与美食相遇的机会,于是抱着满腔的热忱,跟着作者的笔触,在四川成都的大街小巷穿梭,即便是去遇见一小盘正宗的麻婆豆腐,也要跟着作者走到甚至距离成都很远的郫县,因为任何一盘麻婆豆腐,都离不开这里的酱,没了这豆瓣酱,一盘麻婆豆腐就丢了魂。
成都吸引我的,不仅仅是赵雷歌声里有着些许忧郁且喜悦的《成都》,而是每个人身上所携带的火辣与休闲并存的独特气息。我虽没有真实到过成都,仅有的一次,是在成都转机进藏,呆了不足一个小时,甚至连机场的大门都没有迈出去,更不用说走街串巷去找寻一盘盘美食了。虽然没有和成都相遇,可与四川的人,与成都的人接触的机会蛮多,从大学的同学,到后来的同事,再到后来被一次次被拉入四川馆子吃美食,和馆子的四川老板和老板娘打成一片带来内心的开阔,不是其他地方能够比拟的,尤其是小巧水灵的四川姑娘,前一秒还小鸟依人,你侬我侬,后一秒便会掺杂着辣椒和花椒的气息扑面而来,那种说变就变的急性子,着实让我这个典型的大块头北方姑娘适应了半天,但我喜欢和四川的同事们共事,他们普遍很能吃苦,而且做事细腻,即便会时不时的脾气爆一点,但终归目的是为了把手头的工作任务完成好,如是想来,好似川味美食,总给你口舌火爆的接触之后,才会有唇舌生津的回味悠长。
返回来看这本书,扶霞·邓洛普最初于20世纪90年代来到中国的时候,是来学习中国文化的,或许是命运的巧合,本来喜好研究吃食的她,被安排到美食之乡的四川大学,于是在轻松的学习之余,一头钻进成都大街小巷的人间烟火之中,去寻觅一道又一道令人惊异而又美味无比的食物,以至于最后寻觅美食不再满足于最初的吃的需要,她利用课程之余的时间,钻进一家川菜培训学校,从切菜开始,去感知川菜制作过程中的一点一滴,从切好每一份食材到每一道菜的制作,都经过很长时间的练习,而这位中国胃十足的姑娘,愣是接受住了诸多外国人无法接受的食材食物,走到每一道菜的背后,尝试着去认识和呈现每一道菜的故事和渊源,让读者感受到她的用心以及面对美食时毫无抵抗力缴械投降。
当然,如果你认为她这本书的写作范围仅仅是川菜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她试图从旅途中挖掘中国的美食地图,这里有来自甘肃的面食,有湖南菜等,还试图将每一个地方的美食与当地的人物特征联系起来做叙述,比如将湘菜的火辣和革命者的果敢联系起来,但最终因为作者有限的中国地理知识,让她在这方面的尝试不那么成功,甚至还出现了一些知识上的硬伤,好在不影响整体的观瞻。
行文至此,脑海中又呈现了她在《至味人间》中用一口流利的四川话飙语速的场景,嘴角一弯,不禁笑了,看来,吃货是一个无需认证的通行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随意挥洒,而扶霞恰恰就生了一个中国胃,用欧洲的人文基因带着中国食谱,在英国的街头开个小馆,其中没有面包薯条,而是热腾腾的麻婆豆腐和鱼香肉丝,想想都让人口舌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