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读这本书的初衷是想看看精英是哪一类人,他们的思维、行为与普通人有什么不同?而我又能做些什么来靠近他们?然而,刚读第一章就被打击到了。具体怎么讲一会儿再说,先来说一件事。
今天下午刷公众号的时候,看K叔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王思聪花了一百万跨年,外卖小哥为了几块钱在哭》,看题目应该就能想到大概的内容是什么了,但读完之后还是会忍不住地沉默落泪,感叹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
其实,每到这个时候就会想很多,甚至连自己刻意控制的圣母心也忍不住泛滥出来。“劫富济贫”这个侠客梦,大家都有吧。我要是有多少钱,一定拿出多少钱来帮助他们。先别激动,你还记得《私人订制》里葛大爷在最后的一段话嘛?
“最后记者问葛优:如果你有100万,你愿意全捐了吗?
我愿意。
如果你有1000万呢,还全捐吗?
我愿意。
如果捐辆汽车呢?
我不愿意,除了汽车,别的都行。
为什么,那么多钱你都捐了,何况一辆汽车?
因为我真有一辆汽车。”
呵呵呵。这段话真的是很有意思,越想越有意思呢。
这个话题扯的有点远,还是回到我们的精英社会中。
说到精英,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成功人士。那本书的第一章就来告诉你精英社会存在着什么神话。
1、成功与运气。
万老师推了一本书,(对,他的这本书确切的说应该是读书笔记。每个观点都是由他读的书引出来的。)康奈尔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弗兰克的书,《成功与运气:好运和精英社会的神话》,书的内容大致就是说明运气在成功中的重要性。
万老师总结为三点:
·运气可以放大。在人生的早期,尤其是关键点上,好运气有放大效应。比如我们常常说的高考,同样都很优秀的同学,平时差不了多少,结果高考的时候一个正常发挥,一个不幸感冒发挥失常,那20年后,也许一个是大学教师,一个是工厂工人。如果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讲,不同省份,高考分数划线不一样,这一点大家应该有所感触吧。同样的分数,不同的命运。
·运气可以累加。讲了比尔·盖茨的例子,从他的出生,到家境,再到创业,哪怕有一项不成立,盖茨也成不了世界首富。万老师在书中说,这种运气就等于连抛20次硬币,次次都是正面向上。或许这种概率很小,怎么可能发生,对每个具体的人来说很难发生,但放在地球这么多人,其中必然能找到一个人,在他身上就发生了。再来一句扎心话,他说就好比是买彩票中大奖吧,概率多小,但总会有那么一个人中大奖。
·竞争越激烈,运气越重要。就像刚刚说的职业体育竞赛一样,高手太多,他们之间在技术上并没有差距很大,天赋努力都非常高,但最终也只有一个幸运儿成为第一。
2、信命不认命。
刚刚都讲了运气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性,那作为平凡的我们,该怎么办?就像高考,考进好大学就是高水平竞争。即使你从小坚持不懈地用功,付出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也不一定能进得去。可是如果努力程度不够,那就肯定进不去。这时候,家长就愁死了,该对孩子说“努力就能成功”呢,还是实事求是地说“即使用功,未必成功”呢?同样,这对于每个想通过努力来实现成功的人来说都是一个难题。
万老师说了,这时候当然要强调正能量,不管运气如何,不信这个邪,动员自己满头苦干加拼命硬干,也许到时候就真有机会了。
所以,信命不认命。
摘取文中一段话,送给正在努力的我们。
2012年的美国总统大选,是民主党的奥巴马对共和党的罗姆尼。当时有人给《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大卫·布鲁克斯写了一封信,信中说:
奥巴马经常说,美国人之所以能过上富裕的生活,是因为美国的社会和政治力量,让我感谢国家;罗姆尼则认为一个人之所以能努力获得财富,和他的文化传统很有关系,让我感谢文化传统。可是我总觉得,我能过上今天的日子是因为我自己努力工作啊!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在我所获得的成就中,到底有多少该归功于自身的努力,又有多少应归因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呢?
布鲁克斯给出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回答,他说怎么看这个问题,其实取决于你是往前看还是往后看:
如果你要计划将来,你就应该相信未来尽在你的掌控之中,只要付出就能有所回报。哪怕这只是一个幻觉, 你也应该相信它,只有这样你才能全力以赴;但如果你已经取得成功,回顾往事的时候,你应该意识到你的所得超出了你的应得( you got better than you deserved),你应当为此感到庆幸。
当你作为一个野心勃勃的“执行者”,你可以认为你自己配得上你取得的每一个成就;但是作为这个世界上的一个“人”,你应该知道那完全是胡说八道。没有外界环境的支持,你无法取得今天的成就。
布鲁克斯是说,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这一个问题, 你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而且这些结论其实都是正确的。这也印证了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的名言:
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还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运气?答案就在于你能不能调用这个一流智力。
3、精英水平的道歉
这一篇文章,真的是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也对自己进行了反思。读了三四遍,再一次感叹序中所写的观点:精英与普通人最大的区别就是思维的不同。单单是通过这一篇道歉的文章来看,就足以看出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建议大家读一遍原文。
这篇文章来自于Joseph Grenny的《What a Real Apology Requires》。讲的是作者在某公司做报告时搞砸了,他使用的一些材料是这个公司早就知道的,而且他穿插的几个笑话还中伤了听众中的某些人。对于高手而言,这个错误是不能犯的。于是,他想写一封道歉信,从而引起了他对“道歉”的一些想法。
万老师对这篇文章的解读也很棒,至少是扎心了自己。
原文作者提出道歉应该是你个人从这件事上吸取了教训,从而获得了进步的结果,而不应该是对别人施加影响力的工具。首先应该关注的不是人际关系问题,而是你自己人格的完善。只有当你分析和解决了自己的问题,你的道歉才配得上被别人原谅。道歉的目的不应该是为了从对方那里获得什么,这个是你控制不了的,你只能控制你自己。
在读一遍的时候,我的关注是在如何道歉上,震撼于精英对于道歉的理解,但今天再读一遍的时候,突然发现,西方人其实是很在意自我人格的。无论是在读的这本书,还是刚刚读过的《精力管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相约星期二》等,他们很注重自我人格的完善。就像我们古人中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他们同样在意的是做的这件事和你想成为的那个人之间的差距是什么。
而在今天,道歉更像是一种社交行为,一种影响力工具。就看看某圈里时常出现的各种道歉宣告吧,额,不评论。
说到这里,想起自己高中时写过的一封检讨信。嗯,人生中的第一封。记得是高一时候,下午上体育课还是大扫除什么的,反正就是没放学但是也不上课,于是我们就翘课去了网吧。第一次去网吧,印象非常深,原因是去看当时特别流行的一本青春小说《那小子真帅》改编的电影。(插一句话,宋承宪是真的好帅!)于是,毫无疑问地我们被逮了个正着。班主任去查课,挨个写名字。第二天,集体挨罚,还有手写一封检讨书。
检讨书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以我的人格做担保,以后再也不逃课去上网了”。讲真的,高中三年真的没再逃课去上网,但后来的一年就疯了。不提了,蓝瘦、香菇。后来又写了一封检讨信,2016年在济南培训的时候,又是逃课,但没去上网,而是没去看视频,在教室里学作业。再一次悲催的被逮,郁闷的很,于是又写了一封。
但这两封检讨书相比,第一封要真诚的许多,尽管是一封写给老师的检讨书,但还是很认真的反思了,也确实去做了。而第二封就很敷衍了,我不服气的哎。
跑题太久了,回归原题。
第一节的内容还有几部分没写,只选了几节自己印象深感悟多的内容。
敲黑板、划重点:
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既要相信成功中的运气所在,也要相信自己的努力勤奋。
回到最开始问的那个问题,如果你有多少钱,你就捐多少钱。
话不能仅说出来,更重要的是去做。等你真的挣到了这些钱,再来说这话吧。
最后,插一张图,觉得万老师敲可爱了,也学到一点。
今天就更到这啦,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