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地人,虽然在那个苦涩地年代,可看露天电影就是人们的一大快乐。
每当放映员用自行车把放映的片子带回来,孩子们就叽叽喳喳的围着,问这是个啥电影,有几个胶卷,几点开演等等。
小孩子们这时就是个最好的宣传员,那是奔走相告,脸上扬抑着兴奋。不需要多久的工夫,就人人皆知了。
所谓的露天电影:就是在一处空阔的地面,或者是宽阔一点的街道上,抑或有场院里。支起两根柱子,柱子的梢头挂几个喇叭匣子,把方方正正的一块大白布四个角用小绳子挤紧,固定在柱子上,就成了映幕。不远处有台发电机嗡嗡响着就开始放映了。
小孩子们大呼小叫,招呼着抗着大大小小的板凳,白天就开始画地为牢,抢占地盘了。家家户户关了门窗,扶老携幼的来到放映处,有坐着的.站着的,黑压压,吵吵嚷嚷一大片人。人们你喊我叫,招呼着,说笑着。胆大一些的孩子有的在院门的顶上,墙头上.大树杈子上爬满了人,还有的去到映幕的反面去看。这时候也有附近村的人一伙一搭的向放映地走来。
我也是草草的吃完晚饭,就乐颠的和伙伴们一起去看电影。我们是小孩子往屏幕前挤,一个挤着一个的就有了一块立足之地。那天放映的是:卖花姑娘。看着看着到了动情处也跟着主人公掉泪,由于是小孩子,看着屏幕后边有人看,就觉得好奇,在换片的时候又挤出来,到后面去看。看电影是第一,凑热闹是第二,就这样在挤来挤去中看完了电影。回来的路上,大人们谈论着卖花姑娘的苦出身,我们这些孩子就蹦着.跳着走回家去。
睡在床上时还想着电影里的一幕幕,心里期盼着下一次的放映。
第二天,一来到学校就有爱唱歌的就唱起来卖花姑娘:
小小姑娘,
清晨起床,
手提花篮上市场,
走过大街,穿过小巷,
没人来买怎么办。
满满花篮,空空钱袋,
怎么回去见爹娘…………
还记着这首歌,还记着那一场场难忘的露天电影。
有时去外村看电影,也有的男男女女结伴同行,我通常都是黏糊着五哥他们带我一块出村,但总是被他们拉下,他们看完电影一出村就撒丫子跑,有时跟不上就哭天抹泪的回来。长大一点了就和别的伙伴去,黑灯瞎火里,深一脚.浅一脚的来到放映处。这时的我,看起电影来很认真了,不瞎挤,也不跑来跑去了。能把看过影片记得好长时间,有时和伙伴们还数一数看过的电影什么地道战.地雷战,上甘岭等等。
如今日月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我还时不时的回忆起小时候看露天电影的情景,心中流露出无限的憧憬和留恋。
现在的农村,也早已没有了露天电影,可在记忆里,就仿佛是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