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最近发现没有,疫情放开了,大家期盼已久的经济没有得到复苏,离婚率反而却上去了。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现象呢?
其实这三年的疫情就是主要因素,它就像一根导火索、一面照妖镜!
将亲情的淡漠,爱情的冷淡,友情的荒凉,这一刻演绎的淋漓尽致!世上哪有什么真正完美的婚姻,因为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人,面对困难和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的时候,大多数人第一想法还是选择逃避。
一、金钱
疫情下,个人收入呈现断崖式下跌,那些为了金钱和利益构建的夫妻成了先遣军。可以同甘苦,但绝不会共患难。不可否认,婚姻最底层的逻辑就是金钱,没有钱,婚姻很难维持下去。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原本羸弱的婚姻关系似乎被瞬间瓦解掉了。
二、每个人的生活缺点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所有的爱情一开始都是充满惊喜和期待的,但是婚姻到最后都只剩下一地鸡毛,这点没人能幸免。
夫妻两人一天24小时待在一起,对方身上的缺点都被放大了。不要以为爱情有多神圣,在婚姻里,没有人能逃过生活的考验。当长时间在一起,你们的价值观,你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是扫地煮菜的方法,时间久了都会让你们备受考验
疫情之前,夫妻两个人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工作或事业,都有自己的独立空间。每个人每天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每天早出晚归,没有精力去关心自己身边的琐事,即使两个人每天生活在一起,也是各忙各的。无暇顾及对方好与坏进行专门的点评,虽有时会啰嗦两句,但第二天就又忘了。
而疫情下的人们,在大环境的影响驱使下,两人呆在一起一下子多了起来,据有关报道称:有人结婚十几年了,都没有这么长时间静静的去观察对方了,两个人呆在一块时间常量难免会发现彼此之间的缺点,而且随着时间也会逐渐扩大。裂隙也会随之扩大,彼此也会因各自指责对方的缺点和不足而发生争论和冷战,久而久之关系也会因此而破裂。
所以,距离产生美这句话是有道理的,人与人离得太近也并非是件好事。
三、婆媳关系
婆媳之间接触的越少,矛盾越少
两代人之间毕竟是有隔阂的,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饮食喜好,都有着很大的不同。
在以前没有疫情之前,老人和儿子儿媳不住在一起还好,老人想念儿子孙子了,可以提着大包小包的去瞧一瞧、看一看,儿子儿媳也时常可以回来看看她。
而疫情爆发之后,儿子怕父母在老家不安全,没经过妻子同意就把父母接到家里住。这样就为后面的家庭矛盾爆发埋下了伏笔。比如儿媳在外面吃饭,她们就会唠唠叨叨,嫌儿媳浪费,不知道节省过日子;儿媳在外面玩的太晚,她们就会指责儿媳不顾家、贪玩、不像大人;逢年过节,儿媳没有回来给她们买礼物,她们就会一肚子怨气。
而儿媳也会对父母长时间住在一起有所抱怨,嫌弃他们长时间不洗澡、不爱干净。嫌弃他们吃剩饭、做饭菜不合她的胃口,嫌弃他们每天睡得太早,自己没有了娱乐的时间,而且对待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同,老人总是觉得对孩子太娇生惯养。
儿子夹在父母和妻子中间,和稀泥,却始终没能让两个时代的人达成共识。这样的矛盾日积月累,时间长了始终是要爆发的。
其实伟大作家钱钟书早就看透了婚姻,他和杨绛之间的几十年的婚姻被人称道,但他还是把婚姻形容为围城,城里的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
身处婚姻的人,都是一半火焰一半海水,哪怕你们当初再相爱,时过境迁,爱情会消散,矛盾会增多,直到你们再也走不下去。
当婚姻褪去激情的光芒,回归到平淡中,这是婚姻的本质,愿屏幕前的你、天黑有灯、下雨有伞、一路有良人相伴。请守好我们来之不易的婚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