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民族的史诗,一首悲壮的赞歌。
由一位老人之口,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命运娓娓道来,面对着早已今非昔比的故土,是否令人唏嘘感叹呢?
这个古老的民族与自然共生,大自然赋予他们最美好的品质和独有的性灵。不知从何时开始,他们形成了共同的信仰——萨满,并执着坚守着,尽管他们发现萨满也给他们带来常人无法承受的痛苦。他们在享受的大自然赋予的一切恩泽,同时,也备尝艰辛,如同命运之锁带给你“生”的神力,却需要以付出另一个人(常常为亲人)的生命为代价一般。这个民族身处远离世俗的“桃花源”,却同样逃脱不了生死守恒的命运魔咒。生生死死的“大欢”与“大悲”像一片阴云时常遮挡住这个民族头顶上的那批那豁然晴空,在其笼罩下,这个民族人人心头都滋生着一股万物转瞬即逝的幻灭感。然而,他们并没有屈服,相反,境况愈是艰难,他们愈是彰显自己民族可贵的精神品格。这是怎样的一种气魄!尽管他们人口并不壮大,甚至日渐式微,但面对内在与外在的种种威胁和诱惑,依旧有人站出来主动承担起守护这个民族独有信仰和生活方式的艰巨而伟大的责任,如同葳蕤的大兴安岭在遭受到外来科技的侵扰和破坏,依旧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我想,这是大自然给予这个民族的启示,同时也启发着所有活在当下的人如何平衡好生存发展与民族信仰的关系。
另外,文本中也深刻揭示了科技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的巨大灾难,而这场灾难又殃及到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万物本息息相关,一个链条的变动紧跟着所有相关链条都要发生改变,而这些改变未必都向好的方向延伸。阅读文本时,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对自然遭受破坏的痛惜和愤慨之情,对这个民族以致整个人类未来命运走向的深深担忧。
再者,由于讲述的是一个少数民族的故事,语言上带着某种诗化般的神灵气息,独具民族韵味;结构布局上也很有特点:一天与一百年的巨大时间反差互相交叠穿插整个文本,仿佛百年沧桑只在一天之间便尽拂过人眼,看似漫长,也不过平淡朝夕。
人世沧海桑田,一个民族的百年兴衰史便在一位老人的闲谈中轻轻划过。万事万物,再美好,抑或再艰辛,也终有尽头。
这是一个民族的史诗,一首悲壮的赞歌,这也是对整个人类某种命运的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