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在趁早进行了一场关于跳槽和职业内能力提升的分享。分享的过程和趁早er的现场提问都让我感触颇深,所以挑选几个现场让我印象深刻的问题写下来分享给大家。
管理员在分享前进行了一些数据统计,发现此次来参加分享的平均年龄为25岁左右,有跳槽和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的人数占到了约70%,所以我们看到从大学毕业将要进入职场到工作经验5年内的小伙伴,最容易出现选择纠结和职业再定位的问题,这项趁早er的数据和社会上的数据的曲线基本是一致的,因为再慢慢往后走,人们的职业成熟度在提高,慢慢清晰自己想要的和自己能得到的。同时,越往后,职业转换的成本是越高的,所以,趁早了解自己,趁早选好方向,趁早提升能力,就能趁早实现人生职业梦想。
1. 现场一位应届生问,自己学的是**专业,但是毕业后不想找专业的工作,反而对市场和销售的工作比较感兴趣,但是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
这样的问题是不是很常见?身边很多朋友经常对别人的职业或者身份感兴趣,但在问到他要不要去跨越转换的时候却打退堂鼓了,美其名曰不知道是不是真爱不敢轻易迈开第一步。但你要是接着问,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却发现接不下去了。回到那位同学的问题,她的背后的纠结点不是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她其实是感兴趣的,但不确定自己毕业后跨专业去做市场和销售的工作能否做好的问题。所以,她首先应该去做的是了解市场上有哪些领域的市场或者销售(其实两个方向)是她想要去尝试的,这些职位分别有哪些能力要求,自己是否具备,如果暂时欠缺,能否提升,如果可以,那当然可以大步往自己的梦想迈进啦。如果方向梦想职位所要求的核心能力自己无法突破,那就去分析下梦想职位吸引自己的点到底在哪?是人脉,公司氛围还是薪资?找到梦想职位背后的自己的核心需求,看看是否有可替代的自己能力能够企及的职位出现。
2.一位小伙伴提出自己目前做的工作不喜欢,我问是做什么方面工作的,说是写稿子的,一开始调过来很开心,后来发现必须要按要求来写稿,而不是自己想写的东西,所以觉得工作不是想要的。又问,那你自己想写什么样的文章呢?答曰,想写对别人有启发的文章,那我说那你就下班写你喜欢的文章好了,两者不冲突啊。小伙伴说那这样觉得工作不喜欢,没意思。我想说,上班写公司要求的文章,公司pay你工资;下班写自己想写的文章,自己pay自己开心和愉悦感,这就是两个平行的价值等价交换公式,为什么要混在一起让自己纠结呢?结束后,小伙伴又来提问,说觉得目前自己的工作是没有价值的,我问:那在你看来,什么样的工作你觉得是有价值的呢?她说:觉得科学家做的那些能够改变世界的工作才是有价值的。我又问:那你为什么不去做你认为有价值的工作呢?她说我做不了。我说好的,事实就是这样,从起点(目前的状态)到目的地(成为科学家),要么找到过去的方法(提升能力),要么就是修改目标让自己达到(比如找到不用做科学家也能改变世界的职业)。所以,不用纠结,想清楚了,无非就是看清楚自己在哪,要去哪,怎么去的问题。
3.不是具体的问题,是发现的现象。在每次的线上或者线下分享中,都能看到几位熟悉的面孔,这样的小伙伴非常上进非常认真,有活动必参加,可是参加完就输出了一个大写的“赞”字,就继续去下一场赶场了。我也经历过这样的阶段,信息缺失恐惧症,加上开始梦想症(以为听了就都是自己的了,记下来自己就都掌握了),就这样,大把的时光都卷进了这两个漩涡,长此以往,有点可怕。面对信息缺失恐惧症,需要静下心来理清自己的需求和目标再进行选择,当然,需要阶段性性的回顾和再调整,因为你会一直在成长。第二个症状也很常见,听完分享必赞,别人开心你却不好了,酒肉穿肠过,片叶不沾身,这样虚耗的只是青春,所以,对号入座,如果有这样的情况,赶紧行动起来,听完一场分享后,哪怕写下一点自己能够改进的,那也是极好的,慢慢你会看到时间的复利在你身上的魔法作用。
最后,还是把分享的PPT最后一页的话送给大家: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修炼内功,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