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女儿身上的事情,给了我深刻的警醒。当一个孩子不被老师待见的时候,他在学校里很难立足。怎么做才能维系老师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小学三年级时,经过测试,被学校的垒球教练发现有这方面的天赋。经过两年半的刻苦训练,孩子参加全市和全国性的比赛,与队友一起为学校赢得两块金牌。可以说,孩子的垒球事业正如日中天。
家长和老师都非常看好他的时候,孩子却坚持不下去了,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再去练。我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孩子很淡然,似乎早就下定了决心,跟我说:“没意义”。
我当然不甘心,去找教练弄清楚到底是什么情况。领奖台和金牌对于很多普通人是一种极大的诱惑。更何况,这个学校的垒球队员凭借此项特长,可以直升##市级重点中学,对于孩子的发展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机会。
当时已经对亲子教育稍微有了一些觉察,探究背后的原因就是:有个教练对于孩子批评比较多,鼓励的非常少。孩子非常敏感,听到否定自己的话,心里有很大的情绪起伏,甚至会自暴自弃。由于天性比较内向,她心里已经非常痛苦了,但是她表现出来的反应也是弱弱的。
两年多的时间里,父母和教练没有人知道这个孩子的心路历程发生了怎样的痛苦挣扎。我只看中孩子表面上的成绩,忽略了他内心的需求。
教练和我以前的做法如出一辙:孩子一动,我们就说他怎样怎样不好。长此以往,孩子怎么能不退缩呢?他还有什么勇气去挑战技术难度呢?孩子在球队里面也是有尊严的,他希望得到队友和教练的认可。
即使孩子受到万众瞩目站到了领奖台上身挂金牌,拥有了这无限荣光,仍然抵消不了他内心的挫折感和无价值感。
如果我能早些醒悟,把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心理需要与教练充分沟通,主动去修复孩子与老师之间的亲密关系,结果一定会大有不同。
在孩子上四年级的时候,数学老师有一天当面(孩子已经放学回到家里)和我说:孩子的数学练习册每次交给我都有很多错题,几次三番让孩子修改改错,就是不改,我说的次数多了,你家孩子还拿大眼睛瞪着我,你的孩子提前进入青春期了——叛逆。
我当时就对老师说:是我平时对孩子比较忽略,没有及时了解到孩子的学习状况,我今后会好好配合老师督促孩子的学习。她今天晚上把这些错题都改了,您明天可以给孩子一些口头上的鼓励吗?
要是以前我听到老师这番话,家里一定会掀起很大的风浪,对孩子免不了一顿打骂。叛逆,不思进取,都是被我骂出来的。
好在那一段时间,我已经开始了育儿的学习,有了一些觉察。回家的路上,拿着八十来分的试卷,我的心情不能平静:孩子与老师之间的信任关系断掉了,怎么建立老师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如何增进我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想要让孩子对数学的学习重拾希望,产生信心。我可以做些什么?
回到家,面对不知所措的女儿,我拥抱着她说:
“考试成绩不理想,妈妈知道,你的心情也会难受的。没有能够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也许你的内心会觉得委屈。你也希望成绩好,是不是?”(充分共情,先解决情绪,再去处理问题。和孩子情感连接,孩子得到了理解,就会放下内心的防御,愿意和我交谈。)
“老师说这张卷子最后这道题特别难,我们看到你都做对了,老师说你有学习数学的潜力。”(挖掘事件背后的正向价值和意义,就是从不如意的成绩里面还能够发现值得赞美,值得肯定的闪光点,去连接孩子,它是快速连接的高速通道。同时可以把孩子带进希望里,给孩子赋予能量。)
孩子得到了一些积极的暗示,又得到了妈妈的理解,心甘情愿的把错题改正。第二天放学后我问女儿:“你的数学都改正啦。老师有什么反应吗?”得知老师当场表扬了孩子,我马上给老师一个反馈:“谢谢您的鼓励。孩子今天写作业可积极了。”
从那以后,不管孩子实质上有没有进步,我都描述出孩子做的好的地方:(得到欣赏,孩子的内心会优化对自己的评价。产生了“我能行”的胜任感。)
“你的字迹写的清清楚楚,上下对的整整齐齐。”
“以前写作业需要两个小时,你今天一个小时就做完啦,进步真大呀,很有效率啦!”
“你做了两页题。一共二十多个,18道题都做对啦。正确率真高啊!”
“1,2,3,4,5,6,7,8个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像宫殿一样。你画的真有空间感呀!我太喜欢了。”(数学某个单元:观察物体。没有老师的要求,孩子课后画了两页共计12组正方体堆成的立体图形)
“单元测验得了满分儿啊,你用了什么学习方法?你是怎么做到的?”
我还几次给老师发信息:孩子现在对数学感兴趣了,她特别想好好学习,提高成绩。都是因为得到了您的耐心鼓励,谢谢您。
接连得到了老师公开的几次表扬之后,与老师之间的隔阂变成了对老师深深的敬爱和信任。
数学老师还任命孩子为组长,让孩子负责一些工作。孩子也乐得参与其中,因为她感觉到了受重视。
有一次孩子跟我说:我觉得数学老师以前不喜欢我,现在感觉她又喜欢我了。后来,孩子的优异成绩让我和老师都感到莫大的欣慰。
当孩子有的科目成绩不好的时候,与其给孩子报各种各种各样的补课班,不如培养她对这位老师的感情。孩子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得到改善,他就开始重视这个学科,喜欢这个学科,从而产生自动自发的学习动力。
事实再一次证明:唯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一个没有受到家长和老师认可的学生,没有办法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数学老师把批评变为鼓励,我把对孩子的否定变为认可,孩子愿意去努力尝试。取得了一些进步后,孩子内心对自己的评价和定位变好了。反应到女儿的行为上,她就更加追求积极正向的行为。
现在这个急功近利,非常焦虑的时代
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一个人对自己的认定,是内部和外部反馈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孩子也在不断的去寻求答案,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孩子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得到了外界对自己的反馈。再结合自己的感受和生命经验,从而形成对自己的一些判断和评价。
孩子身边最重要的人:包括父母,老师,朋友,如果能给到他支持和正向的评价,能优化孩子原来对自己的评价。让孩子的感觉好起来,才能做的更好。
孩子随时会面临着一些困难,当父母学习成长以后,孩子的问题本身不是问题,面对问题的姿态才是最大的问题。
面对孩子与老师之间的裂缝与成绩不理想,我思考的方向变了,对孩子态度变了,解决问题的姿态变了,所谓的问题不再是问题;反而成了修复亲子关系,重建师生关系的一个契机,成了有用的资源。
如果我仍然像以前那样,狠狠地骂她一顿,一个幼小的孩子,她的心理能承受多大的伤痛呢?假设她悲愤交加,万念俱灰,会不会成为又一个跳桥跳楼的孩子?
就算孩子苟活于世,经历了这件事,她的心里会留下对父母老师的怨恨,还有无限的屈辱感。在内心可能会给自己贴上标签:我不是学习数学的料。如果孩子产生了自我否定,进行自我攻击,那么她对于学习还有什么指望吗?
通过大量的学习之后,我原谅了从前的自己。在我还没有成长起来的时候,没有能力给到孩子最恰当的爱。初次做人父母,我们已经努力做到最好了。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爱孩子胜过于爱自己。如果我有更好的爱去给孩子,我不会不给他。如果有更好的方法,我们就不会去伤害控制孩子。
带着这种原谅与包容,去包容我自己,去包容我的孩子,去包容身身边的关系。
有意识的培养好的亲子关系,在孩子与老师之间建立紧密的情感连接。下一次问题来临的时候,我们再也不是和问题一起打败孩子,而是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