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整理电脑资料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写了近70篇文章,大概将近12万字,着实吓自己一跳,原来自己这么能写。
从去年9月底开始,自己的闲暇时间多了起来,为了捡起丢弃多年的写作习惯,也为了挣点零花钱,自己重新开始了码字生涯。
从第一次向公众号投稿到现在,满打满算半年的时间,文章数量不少,但能挣稿费的并不多,也就三十余篇而已,而且主要集中在我已经放弃的那个题材。
转型后,一切都从陌生开始,曾尝试写过历史类、故事类、亲子类、书评类等题材,虽然也能有过稿,却不胜如意,被拒的次数远远大于录稿次数。
处境虽艰,但我相信我还会继续写下去。
写文章也是个很辛苦的活,酸甜苦辣各种滋味,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过稿时的那种喜悦。
那时,写了篇军队生活的文章,投了出去,过了几天就收到了编辑的回信:审稿通过,虽然只有20元的稿费,自己写作的信心却被完全激发。
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上稿次数也逐渐多了起来,自己的心情也随着稿件起起伏伏。
在创作时,总感觉自己是“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信心满满;在点击发送后,“饥望炊烟眼欲穿,可人最是一青帘”最能体现自己的心境;在得知录稿后,无疑是“白日放歌需纵酒,漫卷诗书喜欲狂”;而在被拒后,则是“我本将心比明月,奈何明月照清渠”的落寞。
为什么我还会继续写下去?
其一,写作的习惯逼着我开始读书。读书与写作从来都是紧密相连,文章质量与读书的质量一直都是成正比的,文章要想写得好,只有不断开源,那就是不断阅读,增加自己的文化素养。
上个月,我给自己制定了2019年的书单,数量并不多,初步计划15本左右,利用一年时间,把这些书都读完。
其二,写作能使人的思维逻辑更加清晰。不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需要带着问题进行,在阅读时,我们考虑的是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个主题,是如何阐述这些观点的,这些观点与我们读者自身有什么关系。
在写作时,则是自己思维的锻炼,思维导图如何构筑,如何清晰的表达出自己想说的,分几个方面,怎么设置逻辑读者更容易接受,不知不觉间,个人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锻炼提高。
其三,写作也能获利。现在社会逐渐进入了知识付费的时代,文字创作不失为一个好的途径,既能陶冶情操,又可受益,何乐而不为。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弩马十驾,功在不舍。”
对于文章创作,这句话同样适用。在一篇篇文章的背后,是创作思维的更加清晰,是文章质量的不断提升,是我们个人品位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