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就连河流疲惫地奔腾 ,蜿蜒到了某处,也安全入海。”
当我看到这句诗,竟也有种解脱的感觉,陪伴着马丁度过这么多精神路程,恍然间我已经和马丁融为一体。我仿佛躺在一艘空无一人的轮船甲板上,四周是漫无边际的大海和蓝天,味道只有咸咸的海风,声音只有大海浪涛拍击着船身。
“死”了就一了百了,“死”了就可以无忧无虑。“死”比酒更有效,能让你一劳永逸。
猛然间我清醒了,回到了现实,周遭的幻境化成碎片,我从那种深深的绝望的深渊中逃离出来。合上手中的《马丁伊登》,我感到身体竟忍不住地颤抖了一会,一种后怕的情绪席卷心头。
手里厚重的这本书让我惊叹不已,我在那个金钱至上、赤裸罪恶的资本主义社会里,看到了一个光芒万丈的人儿。他叫马丁伊登,一个头脑灵活、身强体壮的水手,在接触到上流社会遇到露丝后,开始了一场华丽的自我蜕变。终于依靠着写作获得了名声和金钱的成功,却在成功之后,意想不到地步入死亡的陷阱。
有的人在书里看到了马丁的奋斗历程,从中汲取成功的经验;有的人研究马丁的思想,在现实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徘徊不停;有的人研究马丁的爱情,那场从开头就注定失败结局的泡沫感情。
而我看到的却是一本犯罪小说,这是一场密谋已久、精心策划、历经数年的谋杀案。然而凶手不是一两个人,是整个社会。
凶手一:写作。
在写作方面,我不得不佩服马丁的天分,如果说成功需要灵感和汗水,那么马丁不论在任何方面都是杰出的。他只用了两年左右,完成了许多人几乎半生的努力。
从书中我们看到了马丁对美超常的感受力,这是与生俱来的天赋。钱财、地位都是身外之物,只有健康的体魄和优秀的大脑才是最重要的上天赐予。
所以马丁在写作道路上几乎可以用飞一般的神速来形容他的进步。然而随着马丁不断学习,他的自身境界也开始超越周围的环境,杂志社的编辑像是一台自动退搞机,不断重复地打回马丁的稿件。
马丁在写作道路上困难重重,可是他那超人般的毅力让他坚持下来,他的作品也越来越优秀,可是成功的道路看不见尽头。他看到了杂志里那些无聊庸俗之作,认清了那些编辑的利益至上的低俗想法,在他对所有人感到失望时,一次意外却让他的作品风靡起来。
但,那些人却用他的作品换取利益,没有人能看到作品中的伟大思想。他对写作失望透顶,到最后他看到书就厌烦,不想再碰一下笔。写作也像是一次梦魇,一直以来追求的理想,追求的美却是梦幻一场,现实是下水沟里的腐烂垃圾,令人作呕。
凶手二:资本主义
书看到了结尾,我依然记得马丁初次来到露丝家,“像一匹受惊的马儿”不知所措,吃饭时不知如何使用餐具的窘迫,满嘴俚语的羞涩。
当我们认识一件新事物的时候,往往都会被其华美的外表所欺骗。当你看到花瓶的优美身姿,其实它还不如摆在桌子一角的抹布更有价值。
马丁在一开始就被露丝的一家所蒙蔽了,他们的礼仪,吃饭的姿态,满书架的书籍,墙上挂着的油画,露丝一家不用辛苦劳动,上过大学,说出让马丁从未听过的知识,这一切都像是万花筒一样迷昏了马丁的眼睛,这一切都是事先预谋好的计划。
马丁以为,这些就是上流社会,这些都是精神生活的表现,这种他过去从未体会过得场景看起来是那么令人向往、高尚。
可是当一件美丽的物品脱去华美外衣赤裸裸面对着你,它的丑恶的裸体以及本质中散发的低俗气味现在真实的向你展现出来,过去一直以来的追求和信仰就像是尚未竣工的高楼大厦顷刻间轰然倒塌。
资本社会里那些华而不实满脑子低俗的所谓上等人,其实还不如马丁原来身边那些伙伴更要真实、可信。这种发现无疑像是一把刀,不是直接捅到身上,而是刀缓缓刺进你的身体,当你感到痛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不知多长时间,刀子早已没入身体。
凶手三:爱情
当马丁发现了写作和曾经向往的上等社会都背叛了他,他还有爱情一直坚信着。爱情是马丁认为最崇高、最伟大的东西,要比生命、理想还要重要。可也是马丁最后的精神支柱。
但他不知道,爱情也是这场谋杀案的帮凶之一,是在最后关头要了他命的执行者。露丝对马丁的爱情最终没要超脱她的阶级,没有战胜环境的压力,但这些都不是她的错。错在马丁他太过高估爱情,爱情的力量强大如火山喷发般的雄浑,又脆弱到一颗稻草便足以压倒一切。
即使身在如今,爱情也是如此。爱情永远和现实交织在一起,让多少男男女女沉沦在里面。马丁深知现实主义的优胜劣汰,却忘了爱情也是如此。当他看到了爱情现实的另一面,他心里存留的最后一丝念想也化为灰烬。
最后的马丁毫无信仰,没有道路,只有走向死亡。很多人说马丁得了病,一种类似抑郁的精神病。然而我认为马丁才是最健康的,病了的是整个社会。
当你身边的人都得了病,只有你一个人才是健康的时候,可想而知,那些病人会亲手把送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