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大概是这几年来,给我收获最多的事情。
因为就像我们人要吃饭身体才能健康生长一样,精神世界也需要我们经常的做一些输入,这样才不会因为精神的匮乏而痛苦。
还记得有位老师曾经说过: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而思维是语言的源代码。
当时我觉得这句话说的非常有道理,因为我们说什么都是大脑思考的结果,我们表达的都是思考的结果。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显然这句话是绝对的真理。我相信那个老师在曾经分享的时候,也是相信这件事情就是真的。
否则他也不会说出这句话,并将之视为后来很多课堂上的箴言了。
在读完今天的这本书之前,我是一个很少质疑的人,因为在我的观念中,既然那么多的人都已经经过验证了,这样的结论肯定是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
然而在这本书中,从两个好朋友的故事和遇到的问题开始,从一开始的消极悲观,生活一团糟,再到后来看似找到人生目标,到真正找到人生目标。
从一开始的怀疑对抗,到后来的相信改变,再到后来的盲目的推崇,直到找到真实的自我。
我们看大概用了几个小时,然而作者的实践用了自己的大半生。
这大概就是大家喜欢读书的原因吧,因为比起那些践行者,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看完别人的经验。
但问题也出在了这些经验上,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了自己崇拜的偶像,很多东西就会失去自己的思考而不自知,我们甚至自己都以为那是真正的自己,而非是我们崇拜的偶像的想法。
这样的结果就是,我们需要不断的追随着我们崇拜的人脚步,不敢有自己见解,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的归宿。
一旦我们所崇拜的人或者事物不在或出现问题,自己的精神世界就会坍塌。
原本以为已经走过的焦虑和担忧将再次找上我们,直到我们找到真实的自己,找到自己的归宿。
而找回生命的礼物,则是通过这样一个故事,提醒了我们,在人生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的盲区。
找到真实的自己,遵循自身的感受,一切都将是生命的礼物。
43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