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就像相隔千里的老情人的电话,一个月总要来上那么几次,没有征兆,持续时长不明。这不,昨晚的光临,就让我今天大着两个黑眼圈在电脑前不停地打哈欠。
不过,说起来,这次的失眠,似乎跟以往的有那么一点不一样。
没有对过往的追忆,没有对未来的憧憬,带着点隐隐的担忧,我继续着睡前看过的一篇公众号上文章的思考。文章讲的是日本纪录片《中国家庭三大难题》,结尾引申出,中国缺少揭露和反思当下现实的纪录片。联系起最近追的英剧《黑镜》前两季和睡前阅读的书籍《民国文学十五讲》,《黑镜》里惊艳的想象力将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好的不好的变革都展露无疑,让我震撼不已;《民国》里吸引我的是乱世时期文学家们对于文学改革的孜孜追求和对于唤醒民众国民性的拳拳责任感。想到这些,我的内心便忧虑起来。
我曾在重庆酉阳山里的小学为孩子们写下“关注时事,胸怀天下”八个大字,这是我们当时为还在小学的孩子们开设时事这门课的出发点,即希望通过介绍和解读近期国内外的一些新闻让孩子们开阔眼界。当然,当时还是大一的我挑选新闻材料的能力有限,讲解得也比较浅显,不知是否真的让他们看到跟自己生活不一样的事物和思考。不过在这绵长的深夜里,我竟然回味起自己当时在黑板上用力写下这几个字时荡气回肠的心情。
与往常类似地,我没有在社会现实上停留过久,思路就继续落脚到自身的反思上。我希望关注时事,胸怀天下,但是大多数时候我追的都是一笑而过的情景喜剧,满足的都是一键付款的购物欲望,新闻是坚持看下来了,但都是一带而过并没有深入思考的碎片。我希望多看些严肃的纪录片,我希望多看些经济政治的书籍。而实际上,我的精力却被无限的诱惑分散着,没有力量,无法积累。
我想起我的支教梦,我想起我的西藏梦,我想起我曾对公益事业志愿者事业的热衷,我想起我以前想好的工作后要把一部分工资拿出来资助贫困孩子。这些尘封已久的“豪言壮语”真的已经有好长时间没有想起过了。我在心里问了自己一句,“我现在做的是不是离我当初想的越来越远呢?”。工作签订后这么久,想起以前那个满怀理想的自己,我第一次认真地思考这些问题——现在的生活是我想要的吗?我想要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