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姓杜,专看大户,
大家都叫我杜大户!
在中国文化史上,杜甫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中国思想文化的杰出代表。他不但继承了儒、道、佛的传统文化精神,而且又有所发展。儒、道、佛三家的思想都对杜甫的思想起过影响,但他的核心思想是儒家思想。
他不仅仅实践了儒家的一些道德伦理观念,他还用自己的实践,行为丰富,充实了儒家思想的内涵,使儒家思想变得更加切实可行。这也是杜甫对儒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大贡献。
杜甫将佛家的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与儒家的仁者之心打通,而且把佛、道的清净心与对淳朴自然,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贯通了起来。这些都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全国纪念、祭祀杜甫的地方有许多处,比如我们这一季讲的河南巩义的杜甫故里,其他地方的还有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西安杜公祠、三台县梓州杜甫草堂。杜甫草堂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文学意境,还有着融合了自然风景的生态文化景观,同时也具有寓教于景的意义。
杜甫故里坐落在河南巩义市笔架山下,是杜甫出生和生活的地方。
杜甫故里纪念馆通过雕塑、三维立体动画、实景、书法、展板等形式展现了杜甫从“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的童年,到十年漫游、十年求官、十年漂泊的人生长卷。杜甫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他忧国忧民,挥毫赋诗,留下了1400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他是我国诗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他的诗被后世誉为“诗史”,他被尊称为“诗圣”,更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南宋理学宗师朱熹对杜甫的评价极高,朱熹认为中国历史上有五位伟大的人物,第一是汉代的诸葛亮,然后是唐代的杜甫、颜真卿、韩愈,最后是北宋的范仲淹。朱熹的原话是这样说的:“皆所谓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意思就是他们都是光明正大、磊磊落落的人,是在人格上成为楷模的人。这显然不是一种文学的评价,而是一种道德的评价、一种文化的评价。
杜甫文化影响的是千秋万代,除了杜甫出生的地方,杜甫一生游历各地,在他居住过的其他地方,也建设了杜甫草堂、杜甫公祠来纪念杜甫。
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
成都杜甫草堂是诗圣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毗邻浣花溪而建,后经历代修葺重建而保存至今。诗人在这先后住了将近四年,杜甫草堂将古典园林与杜甫诗意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整个景观的设计和建设无不体现出杜甫草堂特有的园林文化艺术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以及杜诗的精神与意境。“万里桥南宅,百花潭北庄”正是出于此。西安杜公祠
元稹在《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称道杜诗“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今人之所独专矣。可见杜甫文化的影响力。长安是杜甫人生中的重要时期,但在长 安为杜甫创建专祠已是七百余年后的明朝中后期。杜甫是用他的整个生命,用他一生的实践行为,丰富、充实了儒家的内涵。
儒家学说从本体上来说,它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它非常重视人的行为、人的实践。你们看,不论是孔子也好,孟子也好,他们在青年时代、中年时代,当他们还年富力强的时候,都不写书,不忙着从事著作。他们终年凄凄惶惶,奔走于天下,主要是从实践的角度推行他们心目中的道,直到老了,没有精力东奔西走时,才定下心来写著作,把他们的思想用著作的方式留给后人,扩大影响。
儒家在本质上最强调的是实践,强调的是人生中的行为,追求生前的功业建树。从这个意义上说,杜甫最好地体现了儒家精神,甚至是发扬着儒家精神的一个历史人物。
关注老杜!一起看大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