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学习进入第三天,课程仍然由课前博雅课程和专家讲座构成。
上午专家讲座前的博雅课程,是接续昨天的《做一场好的公众讲话》,其部分观点如下:
1、讲好故事,为故事装好钩子
2、人际沟通7385原则:除了文字,语音语调,更强调肢体语言和表情。
3:加入小细节,赢在细节。
讲故事,把虚词实话
4、讲自己相信的东西,心里话
5、问自己,能力是什么,如何回应这种能力
紧接着的是专家讲座,主讲专家是苏州教育科学研究评价。整个讲座资料详实,基于数据进行数据。主要观点如下:
1、教学质量监测的重要性
用数据说话 :本质上是一种反馈矫正机制,用数据思维诊断预警、助力科学决策预防改进。是教育政策的航道灯,教育评价的刻度尺,教育行为的摄像头,教育健康的体检仪
2、教学质量监测的内容
3、教学质量监测
工具理性:积极推进大数据加工的规范化,流程化,自动化,智能化
监测价值的实现需要责任主体的自我诊断,自我改进。
观点2:关于全过程、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与分析
案例1:英语作文营造集五虎活动,出示思维导图,开头和结尾。
一点感触:这些试题凝聚了命题人的智慧,都提现了多种方式呈现信息,有文字、图表、符号等;描述方式上有陈述式的,解说式的,疑问式的等;文本上有的是连续性文本,有的是非连续性文本;问题都采取分层递进的方式,呈现多个问题;有的是封闭式问题,有的是开放式问题,有的是半开放半封闭的问题。可以推测,学生在完成这些试题时,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阅读力,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第二个难题是从复杂表述中 提取数学信息的能力。第三个能力是选择信息的能力,也就是要解决一个问题需要选择哪些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加以关联,再提出新的中间问题的能力。当然不止是谢谢能力,不一而足。
那么,要完成好这些试卷,除了具备上述能力,还需要具备哪些心理品质呢?我想第一个是不畏难,即在面临一个复杂任务的时候,不是马上退却说不行随即选择放弃,而是迅速沉下心来,认真阅读思考,调动能量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第二个心理品质是当解决问题的途中遇到困难时,要懂得在适时选择继续研究还是果断放弃,有时间再回头思考,这种决断力取决于学生对自己的认知和判断。因为在有限的额定的时间之内要完成规定的任务,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一点行动:有了对上述评价方式的认知,我初步判断新区以后的评价方式或许会朝着这个方向继续迈进。如此看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显得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我想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努力:第一、强化数学阅读力的培养,在阅读力培养的同时,又注重方法的养成;第二、强化数学信息提取后,提出中间问题的能力培养,因为要解决复杂问题,通常都需要中间问题做解决问题的支架,这种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必须在常规课堂上得到落实,我想靠刷题是绝对是刷不出来的。第三、要研究试题,怎么研究呢?一是要多搜集目前能找到的类似题目,进行横向纵向的多维度分析。二是要对这类试题进行分类,寻找共同点,找到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三是教师要自己创编题,举一反三,原创研发,提升自己的命题能力。
学、教、评的一致性,评价方式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改变,它都会影响教学方式的很大改变。基于评价,改进教学,是接下来教学的重点。我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