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铅山县的“鹅湖寺”虽然貌不惊人,却因著名的儒学大师朱熹曾在此居住过而闻名于世,朱熹的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十分深远,他所著的《四书章句集注》被定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我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更是令“鹅湖寺”青史留名,南宋时期,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和主张“心学”的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形成了两大学派,他们的思想体系几乎水火不容,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经人协调双方在朱熹寓所展开了一场旷世之战,三天的激辩中他们势均力敌不分胜负,最后不欢而散,由此诞生一成语“鹅湖之会”,用来比喻具有开创性的辩论会。
这或许印证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那句老话,大概思想认识上的差异很难用对错、高低来衡量,正如不能说山巅日出一定比大漠孤烟要漂亮,人们在认知世界、感悟自然规律时,由于角度不同出发点不一样,必然会产生各种流派,也正是这样差异化的百花齐放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万流归一的企图只会导入偏颇的歧路。朱、陆之争为后世的学术辩论树立了典范,他们没有指鼻瞪眼的破口大骂,没有揭人隐私的肮脏龌龊,有的只是据理力争的思辨,有的只是求同存异的大气,应该是由于不存私利的交锋才成就了两派的历史地位,铸就了中国文人真正的风骨。
“理学”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而且它是善的,将善赋予人便成为本性,把善授予社会就成了“礼”,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而“心学”认为“心”是一切事物的基础和出发点,“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人难免受物欲的蒙蔽,因此心就不灵,理就不明,必须通过师友讲学,切磋琢磨,鞭策自己,以恢复心的本性。其实,两家的区别主要在路径的差别上,一个是从外向内,一个是由内至外,就像有人习惯于睡前刷牙,有人喜欢早起洁齿一样,目的都是为了保持肌体的健康。
“鹅湖之会”的无果而终也许是最好的结果,这是中华文明的对撞,迸射出璀璨的思想火花,映照在人们脸上的是敬仰之色,落入人们心间的是崇敬之意,他们把善的种子洒向了四面八方,将慧的光芒投射到了五湖四海。我们无需刻意去钻研古人的理论学说,但他们不唯上、不媚俗的精气神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汲取的,他们争理不斗人的坦荡才是我们真正值得效法的,可谓是争而不争,无果而果吧。
本文来源:简书
本文已经作者授权转载
本文作者:石岩磊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