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公众号:月球十一点)
《送我上青云》,我关注有一段时间了。从上海国际电影节到今天,中间有刷到很多推荐,也很自觉得没有关注推荐内容,以至于到走进电影院的时候我还不知道具体讲了什么。
不过它的标签已经打上了,“女性”、“困境”“性”等等,但我觉得没必要,困境男女都有。不一定非要强调什么,过于突出可能显得更为不平衡。而且这也不是完全在讲性压抑或者欲望,寄托太多。
盛男(姚晨饰),女,独立上进有追求,渴望真爱却仍孑然一身。一次意外发现自己患上了卵巢癌,需要进行手术,但父亲出轨,母亲幼稚,家庭给不了她可能的支持,她不得不接受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去筹手术费。天生骄傲的盛男,在生死关头才发现成年人想生存的体面比想象中还艰难,在一次又一次的希望与绝望中,最终用自己的方式和世界和解。
(摘自豆瓣介绍)
姚晨又一次饰演了记者,之前在《搜索》里她是一位不问青红皂白放大事件以至于结局人人自危的记者,在《送我上青云》里她是一位有热情却难以施展抱负的记者。
姚晨又一次饰演了职场女性,之前《找到你》里她是一位无法顾全家庭与职业“被丢了”孩子的女强人,在《送我上青云》里她是一位独立又好强的女强人。
(顺便说,希望姚晨再突破自己,饰演一些其他性格的角色。)
电影中的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个性,故事还算清晰,但有一些杂乱。其中有一些导演“意象化”的表达,题材不能说大胆,只能说有大胆的部分和表演。整体作为处女作来说挺不错,可以看到导演的个人野心和叙述欲望,虽然个人色彩不浓,虽然能看到别人的影子。
ps,编曲挺好,摄影也可以,有一段电子乐听得我很开心。
好了下面就又会是我认真说废话的部分了,以上一段评价,个人看法。
# 导演可能很喜欢《红楼梦》吧,片名《送我上青云》就出自《红楼梦》中薛宝钗的诗句。另外片中人物的名字都有着特殊的含义,《红楼梦》和一些其他的文学作品中都会在名字上下功夫。比如姚晨饰演的盛男,个性极强,胜出于男;袁弘饰演的刘光明,“留光明”,他的心中依然留有一丝光明,也是盛男的光明。李九霄饰演的毛毳,心揣理想被现实伤透后十分爱财,名字是四个“毛”,一毛不值。富豪李平,其父希望他一生平凡;盛男母亲盛美枝,美是其外表,枝是其性格,幼稚不独立,一辈子都在依附他人。
# 影片开头盛男去调查一个新闻事件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疯子,疯子顶着一口锅,说是“接受宇宙信号”的工具。影片的最后盛男和疯子再次站到了一起。疯子说,“我爱你”,盛男让他再说一遍,“我爱你”。(个人觉得第二句说“首长好”,可能意味会更浓。)
这部分让我想到了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可能是因为疯子,可能是因为呼喊,可能是首尾的呼应,不过《太阳》重合得更巧妙,更好。
# 《安徒生童话》中有一篇叫《坚定的锡兵》。一个男孩在生日当天得到了一份有25个小锡兵玩具,最后一个有着生理缺陷,他只有一条腿,但他依然坚定地站着。他爱慕着桌上那张纸做的宫殿里的芭蕾舞者。因为锡兵视力受限,他以为这位小姐只有一条腿,他们很适合。锡兵为了芭蕾小姐开始了自己的努力,被吹落,被送入下水道,被大鱼吞掉,被再次发现,被丢进火炉。锡兵坚定地站着,从未退缩,最终他融化成了一个锡块,被舞者小姐捡到,成为了她闪闪发光的饰品。
电影里疯子的打扮让我想到了锡兵,坚定的锡兵,向死而生的锡兵,为爱而生的锡兵,闪闪发光的锡兵。
我们试图为爱自我,为爱坚定,为爱追逐,为爱不屑一顾,却一次又一次为现实所迫,等待着“最后一班车”。
一班单向列车,在梦和现实里穿梭,在困境和焦虑中摇摆。
我们试图平衡野心和自我,平衡理想与现实,平衡欲望与生活,却在门外踟蹰,等待着“门”的开合。
或许最后,我们将会坐下,和命运握手言谈。
“爱欲是生死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