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很久没在雨天感受过雨了,尽管算起来也没有很多次,但似乎习惯了在雨天先叫好车提前出门,享受从家的楼下到公司的楼下的点对点通勤。不过,今天由于临时有事,一直叫不到车,不得不骑着小蓝(我的电动自行车)奔赴目的地,终是在小寒这一日感受到了上海的冬雨。
总觉得“小寒”和“雪”才更搭配,不过就上海而言,一场冬雨反而是更切合实际的应景了。本来是准备享受在微微细雨中驰骋的感觉,所以穿上了全套防水衣服——勉强可以看做分体式雨衣吧,不过以防万一,还是在出发前买了雨衣,开启地图导航,带好耳机,然后不那么熟练地上路了。
可是很遗憾,在行至路程一半时,雨从微醺态变成了近醉态,号称防水的手套都在潜移默化中被浸湿。找了一个不干扰他人的路边停下,磕磕绊绊地穿上雨衣,却发现这是一件和小蓝不配套的款,于是在接下来的行程中,一直都在和不时飞起的雨衣斗争,直至最后忍无可忍,手脚并用固定雨衣,只保持着上半身不湿就行了。
没想到这样以后,视野反而开阔了许多,而雨中行驶的车辆的车灯,辉映着路灯、大楼外墙显示屏以及交通信号灯,竟然组成了一个充满浪漫气息的陆离结界。唯二遗憾,一是看不清路标和地面情况,有几次走错了路;二是走错路时看到了曾经非常想去的那家星巴克,但由于时间紧迫,只能期待下次相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