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知道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个问题在很多文章中都出现过。我也跟很多小伙伴讨论过这个问题,我当时的回答是,因为很多人知道了道理但是没有行动,只是知道了事情。就如同读《人性的弱点》,你知道了沟通时候要注意倾听,但是实际跟人交流中你还是老是抢话。并没有做出改变。
那么我们普通人如何在这个阶层逐渐固化的时代,实现超越同龄人的发展,真正过好自己的一生呢?最近看古典老师的《跃迁》这本书,真正明白如何在这个时代突破自己,实现超速飞跃。如果你没时间读整篇文章可以看末尾,有本文的总结。
1.在知识焦虑的时代选择功利性地读书
现在的互联网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你即便每年刷新一次,也无济于事。因为你学习的速度永远跟不上遇到问题的速度,这就是你焦虑的根源。你需要的,是用来解决问题的知识。
而现代获取系统知识的主要途径还是读书。我们读书就是为了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在学习快速阅读的时候,其主要核心就是带着问题去阅读,你要通过一本书去解决什么问题。每读一本书,要能解决当下的问题。
比如我自己就通过解决问题的目的去读书,治疗好自己的抑郁症,也通过读书提升自己的时间管理和沟通力等等各方面能力。
功利性地读书,到底怎么选哪一类书籍,怎么选书呢?我们想提升自己的学习力,那就要多读心智提升类书籍。在读书之前最重要去豆瓣看一下这本书的评分,低于7分一般就不要看了,还要看一下别人写的短评和书评,这样你读书的时候能快速去读书中的重点内容。
2.以目标为导向精进
曾经看过一个学习理论“低水平勤奋靠努力、中水平的勤奋靠方法论,高水平的勤奋靠选择目标。”我们很多人其实都停留在低、中水平的勤奋。包括我自己。曾经很痴迷方法论,虽然也定了目标,但是总是忽略目标,去寻求各种能解决问题的方法。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样制定目标呢?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九个问题来帮助你寻找到自己的目标。
第一,你到底要的是什么?(否定妄念)
第二,为什么你要这个?(否定抱怨)
第三,何时何地和谁一起达到?(理清目标)
第四,这个目标完成了,会发生什么好的结果(提升期待)
第五,你觉得凭你自己的能力可以达到吗?(感觉预判)
第六,你需要做什么才能达到目标?(设计路径)
第七,你曾经做过吗?(设置对标)
第八,有什么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借鉴?(挖掘经验)
第九,你的计划是什么?
仔细思考这九步一般都可以想清楚人的目标。
3.做好自己的头部
本书中提到一个头部效应。什么是头部,就是你所在的赛道里高价值且具有优势的领域。头部效应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视频网站,现在只有优酷土豆、腾讯、爱奇艺等几家富有活力。
而我们该如何做好自己的头部呢?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做到你团队的头部,如果能转到你公司最重要的部门会更好。如果有机会来一线城市一定要尝试一下。我发现很多名师,如彪悍一只猫,彭小六,弗兰克等等很多人都选择在一线城市打拼。
4.输出倒逼输入
很多人怕输出主要是两大原因,一个是想憋个大招,到合适的时机一鸣惊人。我以前就是这样想,一定要自己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再去分享。一个是自己好不容易想明白了这个问题,凭啥分享给别人。
其实这两种想法完全没必要,输出其实也是反过来加深你对知识的理解。比如我前几天做了第一次时间管理的分享,虽然时间很短,但是确实也强化我对时间管理具体的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输出的形式有很多,写文章,做线上线下分享,在群里分享一句话等等这些方式都是在分享。以这种形式来反过来逼你自己去更有目的地学习。这样你学习起来会更加高效。
5.遇到事情多想一句为什么
生活中我们总能听到各种抱怨,今天天气不好,上司又乱发脾气等等各种抱怨。这时候正是你进步的时机。你可以想一下他为什么会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是我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通过多想一句为什么来提升自己。
像读书时候也可以多想一句,作者为什么会这样想,作者提出的理论下面的底层规律是什么。
其实古典的这本书描述了很多普通人突破自身的方法,适合我们放在床头多读几遍,而我今天是结合自身的经验教训来描写其中比较有用的知识点,希望你也能通过今天的文章学到点东西。
1.在知识焦虑的时代选择功利性地读书
2.以目标为导向精进
3.做好自己的头部
4.输出倒逼输入
5.遇到事情多想一句为什么
我是帝天宇,感谢您的阅读,
喜欢就点个赞呗,“❤喜欢”,
鼓励又不花钱,你在看,我就继续写~
非简书用户,可以点右上角的三个“...”,然后"在Safari中打开”,就可以点赞咯~
往期人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