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朋友一起闲聊,说起某件事。他们说得不亦乐乎,只有我一脸懵懂,不知道这个消息从何处而来,于是就问了一句。
朋友说:你不会是把他的朋友圈给屏蔽了吧?
我说:没有,我根本没看朋友圈。
话题再次被扯开,这个对话也就停止了。类似的事情出现过好几次,不经意间,关闭朋友圈已经快两年了。
每当某些事情出现在朋友圈里时,我总是不能跟上节奏,处于一种离群的状态,但我却没想过要改变这个现状。
对于关闭朋友圈这件事,毫无过度时间,好像从一开始就完全适应。可能真正想做的事情,在开始前就已经有过心理建设的时间。
我没找到能让我重新开放朋友圈的理由,那些我所错过的事件也无足重要,该我知道的事情,到最后我总归会知道的。
昨晚看了篇文章,说的就是朋友圈的问题。每个人对于朋友圈的定义不同,导致的结果好像出奇地一致。
耗费时间拍照修图发了朋友圈,却被嘲笑太作了。把心情感叹在朋友圈记录一下,却被人嘲笑揶揄。
没有谁对谁错,网络本来就是个开放的空间,说什么都是随自己的心情,你控制不了别人的嘴巴,只能说道不同不相为谋。
正是因为不想在朋友圈了表演生活,也不想生活在别人的表演里,所以才决定退出朋友圈的,每个人都是在做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身边的朋友长期坚持吃素,我没有她这样的毅力,但也坚持着初一十五如素,选择不同,各自舒服就好。
开始时大家都会劝说她要多吃点肉,因为她实在太瘦了。但她从来只是笑笑,然后再一如既往地坚持着做自己。
后来大家也习惯了,每次聚餐都会贴心地为她准备素菜。在一桌荤素搭配的饭菜里,她坚定地吃着能让她舒适的素菜,这样也挺好。
在上海,有位被称为“安福路小公主”的阿姨,每天都头戴皇冠头饰,戴着珍珠项链,穿着颜色不一却款式一致的公主裙。
因为生病的原因,这位阿姨的身体和容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她依然勇敢地做自己,从来不受外界的影响。
不少人专程来偶遇她,她在外人眼里就是个异类,大家本着看笑话的心态来的。说实话,刚开始我也是类似的心态。
第一眼看到时,还以为她是男扮女装的大老爷,思付着她这么穿是为了出位?还是有某种特殊的癖好?
当得知真相时,我为自己的目光短浅而愧疚。而当初嘲讽她的那些人,都开始有欣赏的目光去注视她,就因为她的勇敢与坚持。
阿姨肯定也知道别人用的是什么眼光去看待她,可她毫不在意,依然我行我素。如今她也习惯了这种注视,还会偶尔朝人们露出笑容。
在众多的评论里,有一段我感觉特别赞,虽然说的是这位勇敢的阿姨,但其实也说是给每一个人听的:
“她没有打扰别人,她没有祸害世界,老实说,我很羡慕她,一个正确的人生无非就是有个家、有个梦、能够迎接每一个早晨。当我们终于可以做点事了,却已经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想要迈出一步,却不等别人说,就自己处在了藩篱之内。前半生喊着“我要做自己”,后半生喊着“我已经做不成自己”。人啊,是为了追求幸福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只要我不害别人,我也不要为了做别人眼中的老太婆而不去做我自己想做的公主。”
也许每一个坚持做自己的人,都是大众眼中的异类。毕竟你选择了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而不是走那条符合大众的路。
坚持做自己就挺美,不去在意别人是不解,还是嘲讽,你都比他们多了一份勇气,这就足够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