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爱平
喜欢读书的我,希望读书能改变自己,提升自我的认知,找到自己的定位,让自己的人生达到理想境界。
最近两三年,我一直在努力多读书,并且尽量读经典。读书的过程中,认知是提升了一些,可最佳的生活状态我一直没找到。
直到今年读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弄明白了什么是哲学?什么是宗教?中国哲学的精神,中国哲学的崇高任务,以及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才慢慢开启了自己的哲学人生。
哲学是一种思考方式,是一种生活状态,志在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问题,不是问别人为什么要这样想?这样做?而是自我思考,如果遇到同样的问题,我会怎么想?怎么做?有了这样的思考后,我拥有了宽容的心态,能够理解别人对我的不理解。
书中冯友兰先生对儒家、道家、墨家、名家、阴阳家、法家、新道家、中国佛学、新儒家的产生,以及产生的背景,和各家思想的精华都进行了论述。对于没有读过国学经典的人来说,可能有点诲涩,恰巧书中提到的这些经典,我都有过观其大略。
不禁感慨:近两三年的经典没有白读。读书这件事,只要你坚持,肯定会有收获,如果你想改变,终究会有那么一天。
冯友兰说人生有四种境界。
一、原始的自然境界:茹毛饮血时代那种原始的境界,大家完全弱肉强食,是一种生物性的竞争生活。
二、功利境界:一切都为一个利字,所有人追求的都是一个利字。
三、道德境界:儒家的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
四、天地境界:道家的知人、神人、圣人,就是所谓的超人。
前两种是自然的境界,后两种是精神的境界。想要达到后两种境界,《中国哲学简史》里有标准,有方法,有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