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觉醒Day4#《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警惕生活在别处

第二编 问题的形成

第三章 原地踏步(more of the same ),或者当解决之道变成问题

我们先是惹起尘埃,然后却宣称看不见。——乔治·柏克利

现在你已经破墙而入,但是在隔壁的小室里,你还想做什么?——圣·琼斯,《新而纷乱的思想》演讲内容

  • Q质疑:只要持续加强同一行动,终将获得预期的效果
  • A在许多情况下,常态的偏离可以利用其对立者加以恢复常态。p33
  • 【区分:困难vs问题】

困难n:一种不可欲的状态,可以通过一般的行动(通常属第一序改变类型eg暖气对寒冷)来解决,不必运用解决问题的特殊技巧;或者,我们更常指的是一种不可欲而相当普遍的生活状态,因为无解,所以必须接受。

问题n:因处理困难不当而造成的僵局、停顿、死结,等等。

   处理不当的3种方式:

1否定问题:应当有所行动,但无人采取行动。=过度简化者
2不应当采取行动,却采取了行动。=乌托邦症候群
3在错误的层次上采取行动。


第四章 可怕的简化

  • 1.质疑:鸵鸟心态,眼不见为净
    [等同于:拒绝看事物的复杂性,然后将自己的井蛙之见视为实在而真诚的人生态度,或自认为“讲求实际,实事求是”。]→→*可怕的简化者

  • 2.【震撼】人际沟通大部分是通过不沟通、在静默中进行——愈来愈被那些可怕的简化者忽视
    【误区】沟通应该是清楚的、坦率的、开放的、直接的——一言以蔽之,应该是全面性的。

  • [意义其实是通过未经沟通的事物来传达的]

  • 老子的虚空价值: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11章)

××否认问题→→否认自己否认→→造成病态
[处理不当的方式之一,就是对问题视而不见。
=“可怕的简化”]简化可能使原来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第五章 乌托邦症候群

经过彻底研究之后。我可以确定地说:乌托邦是我们这个世界之外的事物。——纪尧姆·布德

  • 乌托邦主义者 *n问题明明无解,他却坚信有解决之道。p42
  • 乌托邦症候群 *n人们面对问题时,自认为找到(或可以找到)最终的、最完满的解决办法,很容易就陷入极端主义。人一旦有了这种想法,就会努力实现他的想法,否则他就是对自己不忠实了。

乌托邦症候群的三种形态

  • 1.内射式:目标无法达成,不会怪罪于目标的理想性,而只能怪自己无能:我的生命应该更丰富,更有收获,而我却生活在平凡和无聊之中;我对生命应该有强烈的感受。可是我却无法从内心唤醒这些感受。
    【Q:思考: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是应该的】
    【A:似乎无聊和平凡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警惕生活在别处】

  • 2.重过程:当一个人不把人生视为一个行进的过程。而真的以为“抵达目的地”完全不成问题,这种乌托邦主义将成为一个大问题。——重要的是旅程,而非抵达终点。
    【Q:质疑了过程说——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受到了冲击;那朱光潜的“慢慢走,欣赏吧”和这个有没有区别呢?】

    eg1“满怀希望地跋涉,胜过抵达目的地!”——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
    eg2《伊萨卡》不匆匆走完旅程
    eg3哈姆雷特“宁可忍受眼前的苦痛,也不愿飞越至陌生的境地”
    eg4萧伯纳“人生有两个悲剧。一个是心愿无法达成,另一个是终于达成心愿。”(简明、悲观)

  • 3.“投射式”:推诿的时代
    eg1自然使我快乐和善良,如果我不是这样,那么就应该怪这个社会。
    eg2神经官能症患者:认定如果自己失败了,一定是错在他人,自己没有任何责任。
    【警告:那些忽视历史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乔治·桑塔亚那】
    (讽刺清教徒:你可以做任何事,只要它不会为你带来快乐。)

[正面的乌托邦觉得“没问题”,负面的乌托邦则以为“问题无解”,两者都将人生中常见的困难和快乐视为反常的现象。p48]

【惊人的生活领悟:一般人的婚姻生活,可以达到传统结婚手册或流行神话的理想的,显然少之又少。人们一旦心中存在一种观念,以为婚姻关系应该怎样才对,就比较容易觉得他们的婚姻出了问题,而开始致力于问题的解决,直到离婚而各奔东西。】p51

【心理治疗误区】√“接触人们的苦痛”,ד追寻快乐”——“悟”像什么,“饥则食来困则眠”p51

乌托邦计划的危机

卡尔·波普尔《乌托邦与暴力》:我们的骨肉同胞应当得到协助。我们不可以为了后代子孙,或为了某个永远无法实现的幸福理想,而牺牲任何一个时代的人。简单地说,我所关切的主题是,在一个合理的公共政策里,人类的痛苦才是最迫切的问题,幸福并非最迫切的问题。幸福的获得应该让每个人私下去处理。p52

[德]诗人费利德里希·荷尔德林“国家之所以会变成人间地狱,是因为人们想把它变成天堂”52

第六章 悖论

“一种疾病,而治疗这一疾病的方法就是它自己”
【人际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个 秘密协议】相互回报——未说明的协议

必要的改变将是改变协议本身(第二序改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