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小说以洋车夫祥子的悲惨遭遇为线索,描写了一个积极,善良,有自尊的小伙儿,变成一个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的过程。揭露了旧中国社会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剥削,体现出旧社会的黑暗,同时深切体现出作者对这类人物的了解和同情。大多数人读这本书,大概都会同情祥子。但我不一样,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我讨厌祥子。
细细回想,其实祥子的堕落不仅仅是当时社会造成的,还有他自己的原因。当时他第一次买车后,明知道战乱逃兵多,但因为别人夸他一句“高个子”。就拉着人去了最乱的清华,导致车被抢走。这是小小的虚荣心在作怪,最后车没了,他不仅不反省自己的原因,只会在别人身上找毛病,怨恨老天对自己的不公。这是我讨厌他的第一个原因,出了事情只会怨天尤人。
在一次出车回来,祥子来到刘四爷的车场,对她有意思的胡虎妞请他吃饭,刘四爷当天不在家,他明知道可能是虎妞的阴谋。到头来他还是没禁住虎妞的诱惑,和她上了床,明明得了便宜的是祥子,却因虎妞不是处女,就怨恨她,讨厌她。后来虎妞骗他说怀孕了,以此要挟祥子和她结婚。婚后,祥子发现被骗还是将错全部推到了虎妞身上。这中间虽有虎妞的心机,但如果祥子禁住了诱惑,还会有因虎妞引发的一系列悲剧吗?这是我讨厌祥子的第二个原因。
其实祥子是有机会摆脱这种窘迫的境况的,他和虎妞结婚后,虎妞拿出自己的钱,让祥子做点儿小生意。可祥子却说,他只会拉车,不会干别的,祥子的愚昧,让他错失了唯一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祥子胸无大志,这是我讨厌他的第三个选原因。
虎妞死后,祥子为安葬她,不得已又卖掉了车;一无所有的祥子,之后又禁不住夏太太诱惑,染上了性病;因为小福子的死,彻底堕落。真应了小说最后一段: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态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祥子的悲剧有社会的黑暗造成的,也有他自己的虚荣心,对女人的欲望和胸无大志所造成的结果,我讨厌祥子这个人,一个小车夫,有理想是好事。那你受不住别人的夸奖,经受不了别人的诱惑,你犯下的错有什么资格去恨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