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课022:体验设计学
希思兄弟的新书《强力瞬间》告诉我们,我们的体验是可以被设计出来的,这样的设计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吗?当然有了,而且它的作用可不仅仅是增加你没有经历过你的事情,而是让你通过体验感悟一个特别深刻的道理,并由此提升你的认知能力。那么该如何设计这种体验呢?设计什么样的体验最有效率呢?
文中提到了一个实验案例,提升绝大数的具有中等体验人的体验效率是最高的,回到我们自身,提升我们对某些事物的中等体验效率对于提升我们的认知效率也是最高的。对此我的理解是,这部分的体验是最多的,提高也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质变。
第二,“多数可遗忘,偶尔特漂亮”,这不仅可以提升体验的效率,也更容易形成一个令人难忘的体验,这样的体验必然是高效的。
那么,如何设计一个体验呢?文中的答案为以下三点:
1、设计一种仪式感,一个人在面对具有仪式感的事情时,其思维会进入深度思考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一个人对体验的感触就会加深。
2、故意把这件事搞得特别重要,同上,重要的事情会让一个人把自己的神经绷紧,在这样的状态下,一个人的注意力也会更容易被吸引,那么,在这样的情形下,体验的感触也必然会加深。
3、制造惊喜,我们的大脑不喜欢平淡无奇的事物,而喜欢特别的惊喜的事物,这样的事物会刺激我们的大脑,进而在我们的深处留下痕迹,并被深刻记忆,而记忆则是持续不断体验产生的根源之一。
日课023:制造洞见时刻
制造洞见时刻是指通过一个普通的瞬间,让人学到道理,并去改变自己的行为,这如何做到呢?未读文章之前我的感悟是,可能是将这个普通的瞬间从另一个角度让普通的人看到,进而引发了共鸣。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我的猜测和文章提到的内容基本吻合,但还有一些不同之处。
文章中提到,对于一个实验的研究目的,我们有时并不需要去学习正确的心理学,而是为了掌握一两个平时办事儿能用上的心理学套路。套路并不一定能好使,但是你知道的套路越多,遇到事情就越有办法。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很大,如过这招对他不好使,咱还有别的招数。
对此,我表示无比的赞同。以前,自己总觉得自己的思维很僵化,对于一件突发的事情总是没有很好的处理方法,且在大部分情形下,自己对此没有任何思路。当时,自己想到的解决方案是增加自己对于这类事情的知识储备,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模仿他人的解决方法。
但是,自己担心的一点即是毕竟知识的有限的,而可能产生的情况则是无穷的,这样我的知识储备永远跟不上新情况的变化,想一想,自己还是比较吃亏的。幸运的是,通过今天的课程自己认识到先把套路学好,先用套路去解决以前出现的问题,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再用这种思维去分解新的情况。
社会规范:如果你这个社会中人们平常就是这么做的,那大家就会认为这么做就是对的,你想要改变可就太难了。
所以,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社会规范的制定者是绝大多数人。
那么,如何制造这样的套路呢?答案是以下三点:
1、你明确要达到什么说服效果,可以给对方设计一个亲身的体验。
2、整个过程应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
3、不是直接告诉观众,而是要让观众自己意识到问题所在。
这三点中最重要的两点是第一点和第三点,设计要符合现实情况,且利用最少的资源;另外,让观众自己意识到问题所在,就要以最通俗的方式对此进行表达,并考虑受众的知识水平。
此外,文中还提到,如果你想给你的学生或者徒弟一段类似的体验,一个有效的套路就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潜能=高标准+肯定+指引方向+支持。
运用这个套路对学生和徒弟最直接的帮助就是让他去冒险去尝试,而冒险和尝试的共同点都是“do”。
特别放送:引力波事件到底牛在哪?
对物理学我并不是太了解,所以对文章中提到的知识自己也没有太多的深刻了解,但是对于对引力波测量的实验设计我是很佩服的,就像文中提到的“物理学的真正进步往往是实验的推动,而实验背后的技术手段,才是最值得赞叹的东西。”
物理学实验将不存在的环境设计了出来,将不可能发生的物理状态以实验的形式将其发生,这都是反常规反认知的,但是它的确发生了,这正印证了一句话“人的思维和想象是无限的,它不依赖于它所处的环境对他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