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上老师讲解“very”的特殊用法时,用了这样一个例句:You are the very man I want to marry!
一句让我为之心动的话,我只想和让我丧失理智的人结婚。我没有在说胡话,当我们跟不对的人在一起时,才爱谈逻辑、理智以及数据分析。如果你是那个“very man”,我们不管在哪做什么过怎样的生活都无所谓。
但是人生又有几个人能真的遇见“very man”呢?要是真有那么容易,“恋爱成本”这个词就不会这么火热了。《假如这是真的》是一本关于灵魂伴侣的小说,和黄真真导演的《消失的爱人》对比,前者是主人公阿瑟能看见脑死亡患者劳伦的灵魂,后者是两个灵魂的重遇,很明显阿瑟显得更孤独些。
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会孤独到需要一个陌生的灵魂相伴?又是怎样的时刻,我们会突然很想结婚?也许你们的答案会是:寂寞、没有安全感一类的。而我的答案是,因为我爱那个“灵魂”。阿瑟是个重度迷恋工作的建筑师,为此感情总是处理不好。可是突然有一天,他居然为了一个“灵魂”,去医院偷病人。放下工作,到无人打扰的郊外无所事事的陪伴别人都看不见的劳伦。也不介意旁人的眼光,劳伦对他说:“你这样自言自语的怪行为,下一次会被餐厅拒之门外的。”他却说,“天底下有这么多餐厅,够我们去的了。”当他这样不计回报的爱她,他也获得了勇气,面对早年母亲去世的事实,积压已久的心理痛楚也同时被治愈好。
这本书其实是马克.李维很早期的作品了,写作之前他就是阿瑟的原型,一名建筑师。通过阅读,我也体会到他的心理路程。
曾经读过这样一句话“你为什么那么爱发朋友圈,因为想说话的时候,身边没有可分享的人。”网络情人,手机里的男/女朋友,未来还会有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等科技技术之上的伴侣。以前我们所说的灵魂伴侣,只是一种对完美的假想,很快就会变成一个物种名词。不需要假如,这一定是真的,可人们真的会因此而变得更幸福吗???
小说的最后是,劳伦醒了,但并不认识每天都来看望她的阿瑟。于是,阿瑟把常人难以接受和相信的那段灵魂之旅复述给她……
爱不是选择,而是这个世界上能够与我彼此分享快乐、悲伤、秘密的人,唯一的“very man",非他不可。
有一天我结婚了,是因为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