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意外得到一本崭新的《泉湖镇志》,土黄色的纯木浆轻型纸外包装弥漫着淡淡的墨香,看似低调却不失精致儒雅。翻开扉页,四坝湖中央的拱形桥映入眼帘,桥上三两的游人悠闲的眺望着远方,桥下清澈的水面倒影着蓝天、白云和周边的绿树,让人迫不及待的想要享受这午后的惬意,将整本书的内容一睹为快。
自此,这本书时常躺在我的办公桌的一角,改变以往囫囵吞枣似的看书习惯,每每上班早到的清晨正式投入工作前、工作闲暇时都会静静的品上一二十页。两三月过去了,全书还有三分之一的内容未读。不急,泉湖镇深深的文化底蕴、丰富的乡土乡情哪能在短短两三月就读得完。从这厚厚的书里我渐渐的了解到了泉湖镇的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积淀深厚,区位优势明显。曾在这里,境内的东关汉墓群、明代第一烽火墩、清代营门大粮仓等历史文化遗存,见证了泉湖沧海桑田的历史变革,留下了一幕幕战天斗地的生命长卷;西汉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倾酒入泉,犒赏三军、留下千古佳话;左宗堂亲植杨柳,留下《秋日泛舟泉湖作》的绝世之诗……
该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只记不抒的原则,力求纵不断线、横不缺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记载了泉湖镇自1949年至2019年70年间的历史发展、政治经济、风土民俗、英烈前辈的事迹。对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也给予了客观真实的记载。不但为泉湖人民和我这样的泉湖儿女深入了解泉湖镇的发展历史提供了帮助,也为后续的执政者提供“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的镜鉴之用。该书不仅是肃州区泉湖镇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发挥资政、教化和存史作用的重要文献,更为传承历史文脉、留住乡村记忆增添了一份不可多得的乡土教材。
已记不清是第几次,就这样任自己均匀的呼吸伴着在似有似无的翻书声,我脑海里不断的勾画出这样的画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党的领导下,全镇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兴修水利,改造农田,发展生产,生存环境逐步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根本上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镇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发展支柱特色产业,形成酒泉生态文化博览园、四坝海子湿地公园、祁连小镇、龙德盛农庄、金沙滩垂钓园等条块状消费旅游网络;打造了“遗迹探寻、农家餐饮、垂钓休闲、湿地观光、花卉博览、农事采摘、文艺荟萃”为主题的泉湖特色乡村旅游产业体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泉湖镇依据酒泉中心城市建设的有利资源,实施“城中村改造工程”,加大了小城镇和康居工程建设力度,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渐次为肃州区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
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泉湖镇这些骄人的成就,无不说明勤劳勇敢的泉湖镇人民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分喜雨,不负韶华,努力奋进,在泉湖党委镇府领导的正确带领下,同全国人民一道满怀豪情的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做为一名基层医务人员,在泉湖镇这片热土上工作了八个春秋,从最初的陌生到逐渐熟悉并融入,现如今,一本《泉湖镇志》,道出了我对泉湖这片热土的深深眷恋。面对这样一本由政府领导亲力亲为编纂历时三年,既填补了泉湖镇有镇无志的历史空白,又可供泉湖后世子孙了解泉湖镇的历史,探寻泉湖镇的文化底蕴,还能帮助我这样土生土长的人记住乡音、留住乡愁的史书,再一次为编纂委员会成员们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读者负责而锲而不舍的精神深深感动。在此对他们的艰辛努力,表示由衷的钦佩!
我也更加坚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历史时期,在泉湖党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泉湖镇儿女们一定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程上发愤图强、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