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暑假班还有一个星期就要结束了,在开始的时候想着什么时候能结束,而此刻感受到的是:时间过得还挺快。
来参加暑假班学习的孩子,99%都是人生中第一次练习跆拳道,我还记得第一次见到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状态各不相同,有的孩子很兴奋,有的胆子非常大,有的孩子很缺乏安全感,有的孩子很皮实,有的孩子玻璃心,有的特别期待教练对他的表扬,有的却不敢和教练对视,有的很勇敢,有的缺乏男子汉气概,有的上课很认真,有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
说这些,并不是在为孩子们贴标签,而是这就是他们的起点。如果把练习跆拳道比作是一个任务,那么99%的孩子都是第一次接触这个任务。不管承认还是不承认,这个任务的完成度,就代表了这个孩子在这段时间里的付出和努力。
再回过头看一看,我刚才给孩子们贴的“标签”,这不是在为你完不成任务找的借口,而是要告诉你一个血淋林的现实:有些任务的失败就是注定的。
既然说到了失败,那就先定义一下什么叫成功?
所谓的成功,就是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做的事情是对的,即便效率差一点,结果也是好的;做的事情是错的,效率越高,结局越差。——《把时间当作朋友》
再回到跆拳道这个任务上,尽管每个孩子的起点不同,但是他们的方向是对的,事情是对的,做的方式也是对的。而最初的那个起点,决定的只是孩子在相同的时间内学习效率的高或低,而这点被拉开的效率,完全可以靠时间来获得弥补,“勤能补拙”也是这个道理。
既然,一切都可以靠时间可以获得弥补,那我为什么要说有些失败,一开始就是注定的呢?
很简单,因为无知!知识这个东西,只要你自己不主动去学习,去研究,它是不会自己跑到你脑子里,并在你脑子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
而事实是,只要你脑子里没有这个概念,就不会去想它,这就注定了你不可能用它。不使用它,你的某些方面,就不会获得改变。
比如说“空气阻力”这个概念,中国的古人脑子就没有这个概念,在中国的神话故事里,神仙的飞行几乎都是站着的……再看看当代的神话“英雄”,他们飞行不单是竖着飞,而且还会和空气擦出火花……
其实,我想说的是另外一个重要的概念“复利效应”。
复利公式:(1+r)ⁿ
1.代表你的起点
r.代表每天的进步
n.代表时间
我们大家每天都是站在自己的起点上向前迈出一小步。不论这一步在别人看起来有多小,只要他对于你是进步就足够了。
复利效应就是,随着积累的加深,能力的提升曲线会变为指数式增长。
“行百里者半九十”,也是这个道理。而“复利效应”就是这个道理的科学解释,完全可以计算出来。
既然说到,跆拳道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暑假的任务,那么这个任务的终点是什么呢?就是“考试”。
而这次“考试”的意义并不在于应付,或者打发这段时间,而是一个知识的升华,就是那个复利效应。“行百里者半九十”,说白了,如果你最后是不走那“十里”,那么你之前所有的付出,不但不能够给你提供帮助,反而可能会给你带来不好的影响。
短短的两个月暑假,孩子们接受了一个学习跆拳道的任务,不管这条路他能走多远,但是这个两个月的任务是完整的,而最终能不能把这个任务做完整,不在任务而在人!
再回到课堂,看看孩子们的表现,有的孩子开始加速练习,更加用功、有的孩子表现出紧张,担心自己考不好,然而还有一部分孩子,出现了另外一种情绪——无所谓。
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我这次又不参加考试,我上完这个暑假就不上了……
这个场景让我想起了高考的时候,班里很多人在快要考试的那一个月里——“放弃了”、“无所谓了”。
他们理由无非是:
1.反正自己也考不好
2.认为上不上大学都无所谓
3.大不了再复读一年
……
在想想我开头说的那句话“有些失败就是注定的”。
还记得刚才说的“成功”吗?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当你的方式错了,你的心态就会发生变化,在这个变化的心态,才是真正影响你成败的关键因素。
我为什么会说,这种心态很可怕呢?因为“成功”可能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它或许只是这条路上的一个点,成长才是最主要的。
只要你保持着成长,每天进步一点点,哪怕效率低一点,那“复利效应”最终也会在你身上发挥作用。
最后,再说一下关于给孩子贴的“标签”,尽管通过后天的学习,可以改变某些“标签”,但是前提是你要“学”,这个“学”,不单单只是孩子要学,家长也要学。
“标签”代表了孩子的起点,而家长就是孩子的起点。如果你不想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么你自己就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