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星期三个同事早上讨论得最热烈的话题是怎么找个便宜的停车场。
之前的对话通常是这样的:
C:“你说的那个便宜的停车场在哪里,我怎么没找到?”
A:“那个停车场你要早点去,否则就没有车位了。”
A:“今天那个停车场的保安让你进去了吗?”
B:“保安一直说没有空位,我在门口和他扯皮了十分钟,他终于让我停在边边上。后来有好几个女司机进来,保安还特别给她们指位置。”
今天按惯例,相同的话题又展开了:
A:“我今天路上堵车,到晚了,说尽了好话,那个保安就是不让我进,说已经没有车位了。”
C:“我车刚开到大门口,那个保安马上就来给我开门了呀。”
A:“左边还有另外一个停车场,那个保安特别跩,随便涨价,原来20块,现在收30块。”
C:“没有啊,我觉得他对我态度很好啊。”
C:“你们得知道点沟通技巧啊。。。”
最后我忍不住说:“这可能不需要什么技巧,只要有颜值够就可以了。”
大家哄堂大笑。
A是我们部门新来的男同事,他每天在公司附近找最便宜的停车位,被C知道了。
C是位女同事,在公司有固定停车位,但一直嫌停车费贵。
B是最近刚刚买车的新人,第一天开车来公司,因为找停车位,迟到了二十分钟。
A今天也迟到了,因为路上塞车,便宜的停车场不让他进去,他情愿把车停在马路边,冒着被交警帖条罚款两百的危险也不愿意停在公司的停车场里。按他的说法,二百块是未知的,公司停车场停一天要五十块是已知的。
过去我一直觉得车是有闲钱的人买的,毕竟车在我看来是个奢侈品,没有它可以有其它交通工具替代,有了不会增值,赔钱之余还增添不少的烦恼。现在看着周围买车的人越来越多,想来车的便利还是让更多人趋之若鹜。
有个刚买了车的新手同事,上路一星期就没有一天是准时上班的,不是今天被自行车撞了,就是昨天撞了路障;不是前天被戳爆轮胎,就是大前天被交警拦路贴罚单,怎么能这么倒霉?天天围着一辆车忙得团团转,便利还没得来,先要把困难先克服一遍。
还有以前的女同事,为了一辆车和打算结婚的男朋友分手了。他男朋友在市中心上班,借了公司旁边的小区房,租金不菲,周边的消费也高。女同事本来希望和他结婚后在上海付首付贷款买一套房,结果他男朋友没打一声招呼买了一辆车,这严重打乱了她的未来规划。在她看来没有房子买什么车,光买车的钱不算,还有保险费、保养费、停车费、油费,反正各种费更要每天投入,钱就这样砸在了天天都在贬值的东西上,什么时候才能存到钱买房子?而她男朋友的理论是,反正房子也买不起,还不如买辆车享受起来。两人不同的价值观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最后以分手告终。
我妈妈也常提起哪个亲戚买了辆豪车,问我想不想也买一辆,我哥哥也常劝我们家买辆车,我赶紧摇头,车都不会开,买什么车?有的车也不贵,但它麻烦啊,这么大个东西,处置起来不方便,别说还得花钱养着。我们这座城市交通挺发达,地铁线众多,更别说我上班路远,每天开车若在路上被堵,还没有坐地铁快呢。如果上班不开车,双休日好像就不好意思宅在家里了,否则对不起停在楼下的大家伙啊,巨款花了却没有用上,就问你心不心疼吧。但我就想双休日好好休息怎么了,为了个死物,主人的选择自由都被绑架了。等家里真的有需要时再说吧。
如果买了车,就会加入这三人的聊天群了,天天为停车烦恼,一大早就是个沉重的负担。B同事开了一天车来上班就重新回到电动车的怀抱,问他为什么不开了,他说:“太堵了,过一个路口,要等三个红绿灯。”确实,这就是大城市每天早高峰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