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每到夏末秋初,奶奶一定早早地在自留地里忙活了。先是用铁锹翻地,再用钉耙将地整平,最后从河边担来水,一舀一舀的把地泼得湿湿的润润的,这才撒上菜籽。
同样是青菜,又分两种。一种是腊月里赛羊肉的,用来炒的矮脚青菜;另一种则是用于腌咸菜的高脚青菜。
奶奶侍弄自留地宛如宠爱她的孩子。一天总要去两三次,看看出芽了没?捏捏土,看看够潮润吗?土太潮湿,会烂根;土太干,菜籽又会出不齐。总算看到长出三片叶子了,奶奶又开始划整别的菜畦了,准备移栽。
等到菜秧长出五六片叶子时,奶奶在自留地里的劳作犹如“绣花功夫”。我常常陪着奶奶,偶尔也会踏进菜地玩玩,奶奶一定会提醒,下脚看着点,不要踩到菜,拔菜秧在我看来是技术活。劲用大了,菜根断了,没法栽;劲用小了,菜秧拔不出来。每当奶奶一扭头,告诉我,菜秧子叶子颜色深的和浅的分开放,深色的是吃菜,浅色的是腌菜,是要分别栽在两块菜畦的。话音刚落,又接着说到:“侠儿哎,你把你拔的菜秧子拿家去吧,够炒了啊。”我这才发现,我拔的大多数是断了根的。奶奶见我愣着,也不埋怨,自管自地说:“我家侠儿的手是拿笔的。”
奶奶栽菜秧子时,间距大概把握在十公分的样子。期间也会浇次把水,等到菜秧子的叶子都竖起了,奶奶说:“菜醒了,要上肥啦。”
到小雪时,每颗高脚菜都要达到头二斤重。这时,它们都会被从自留地请到院子来了。削去根,剥去披叶,一颗颗整整齐齐的或放在院墙上,或平摊在墙脚边。吹晒几天,奶奶凭经验,根据菜叶子瘪的程度,决定腌制时机。洗净大缸和大石头,自然吹干;买好粗盐,准备就绪。
每颗高脚菜的每片叶子里都会被奶奶撒上粗盐,一颗颗整齐铺满缸底,在撒上一层粗盐,如此反复,一直码到高过缸口。奶奶才心满意足地再撒上一层粗盐,叫来爷爷和爸爸,抬起大石头压上去。
这时,家里每天中饭菜,便是矮脚青菜唱主角,打过霜的菜吃起来甜甜的,特别好吃。
等到大石头陷进大缸后,隔三差五的,爸爸下班后便与爷爷抬起大石头放一边,只见奶奶备好两个大盆,围上围裙,带上袖套,将高脚菜从大缸里翻出来,菜卤留在缸里,重新摆放时,原本缸底、缸口的菜倒个身。奶奶称这叫“倒缸”。当然,奶奶有她自己的办法记得菜的上下秩序。
腌菜倒过几次缸,估计腌了有二十多天了吧。奶奶会在晚饭前,(所谓晚饭也不过是米烧粥或中午的剩饭加水煮煮),将袖套往上拉拉,袖口撸撸,用力挪挪大石头,抽出一颗腌菜,就着菜卤洗洗。切腌菜,菜梗装一洋瓷盆,菜叶子另放一洋瓷盆。再往菜梗那盆上淋点香油,滴点水磨辣椒,拌拌上桌。夹一块,看一看,色泽碧绿;嚼一嚼,脆爽生香。奶奶便开心地笑着说:“咸菜熟了。”咸菜叶子那盆,第二天饭锅上一蒸,出锅撒点大蒜花儿,一拌,又是另一番鲜香。
随着奶奶的一声“咸菜熟了”,爷爷和爸爸撤去大石头,奶奶也忙着大缸换小缸。
腊月里,鱼塘干塘,小鱼儿最便宜。奶奶会烧咸菜煮鱼。常常是咸菜挑光,鱼冻挖光,小鱼儿落得个没人吃的下场。
开春了,奶奶用咸菜梗儿烧红烧肉,那真是一个呱呱叫啊。咸菜梗儿吸足了肉油,晶莹透亮、黄灿灿的;肉沾染了咸菜梗儿的咸香。大赞!
有一年,奶奶大意。夏天,发现一小罐的咸菜臭了,又舍不得倒掉。拿到河边洗洗干净,回家切切,起了油锅,爆炒出锅前,拌上蒜泥,也是别有风味的。
今天是冬至,老家有祭祖的习俗。我是奶奶一手带大的,爷爷总说,我的脾气像极了奶奶。小文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