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家长的想法是让孩子长大后直接去厂里做工,或者去地里干活挣工分缓解家庭的负担。
可是七八十年代后,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父母都让孩子去上学读书了呢?上学从小学到大学那得花多少钱供一个孩子。即使父母很累,但是依然让孩子尽量能够得到更多的教育。
一个原因是恢复高考后,教育慢慢得到重视;另一个原因就是父母不想让下一代过和自己一样的生活,靠体力劳动挣钱。
很明显的例子,之前的同学小学毕业后或者初中毕业后就辍学了,这时候自己不能干什么,只能去工厂做工了,多数是计件薪酬。姥姥在嫌弃我手头慢的时候,就说去工厂上班你也挣不到钱。
因为工作原因昨天去工厂了,看到工人面板打磨,抹胶,贴纸等一道道工序,虽然看起来很熟练,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工资是按贴面板的数量算的。在厂房待的时间不长,就快受不了那个气味了,可是能和夜以继日劳作的他们相比吗?没有空调,只有一个大的电扇吹着。没帮着干什么活,就累得不轻,这时候还在说学习没有用吗?
我没有说自己读书上学有多么优越,只想说明一件事,不努力不学知识,你只能下车间干活。家长让孩子上学也只有一个初衷就是不想让孩子受苦受累。
厂里不只有男工,女工也很多。在一个椅子家具厂,成排的女工在缝纫机旁干活,有二十出头的也有上了年纪快六十的。也许他们的工资并不低,难道你真打算去这种工作吗?
没有贬低工人的意思,他们也是靠自己的双手去挣钱的,没有任何嘲讽,只是想让我们明白,家长让我们念书到底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