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中行《怎样作文》分享之二
“怎么才能学好语文呢?”
“没有诀窍。无非就是:多读多写。”
“孩子语文没学好,什么原因呢?”
“关键还是读得太少写得太少。”
“孩子作文总是没话找话,写不具体也不生动,干巴巴的。怎么办呢?”
“关键还是要多读多写。”
以上是我们能常听见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对话。“多读多写”才能学好语文才能写好作文,这似乎像不吃饭就活不了一样,听起来简直是废话,我们却不能不承认它。因为太模糊笼统,需长期积累、费力费心,没办法投巧、没办法速成,没办法立竿见影,甚至没办法有效监测,而被认为是“支招者”的托辞、借口,无能为力的敷衍套话,被“讨教者”当作“等于没说”、不可操作、很难效仿的鸡肋。“支招者”常常语焉不详,“讨教者”往往姑且听之。真正践行者实则少矣!
读张中行先生谈及作文的一些短文,惊喜地发现他对此零零碎碎地说了不少有用、可用的话。
在此,我们且以学作文为目的谈谈“读”的问题。大体试图回答,要写好作文、提升作文水平,中小学生应该多读什么、怎么读的问题。
先来说说,为了提高写作能力,我们应该多读些什么?
从实用角度而言,“开卷未必有益”。至少,我们要选择“好的”来读。这一点毋庸置疑。“取法乎上得乎中,取法乎中得乎下”,我们学作文,必须取法乎上,所读最好是上上。“上”的评定标准无非两个:“一方面内容要好,深刻、妥善、清新,能使人长见识、向上;一方面是表达好,确切、简练、生动、能使人清楚了解,并享受语言美。”(张中行)
选读物,分辨优劣好坏,有了标准还不够,还必须锻炼自己的眼力。眼力是需要慢慢培养的,在自己眼力尚且不高时,不妨借助他人的眼力。比如,求助于流行的评论,杂志报刊的介绍、书的引言,收入选本或是课文甚至出版社的广告。另一种就是向知者求教,文学评论家、语文专家、作家、老一辈的读书人、语文老师等等。当然,他们的眼光也是参差不齐的,甚至常常打架。这就需要我们在日渐读多的过程中培养我们自己的眼力,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喜好做选择。
选择读什么,为写作文而用时,我们还要在类别上有所考虑。
首先,文体要是常用的,或是容易移用为作文的。比如,广义的散文(以记事为主和以说理为主的)比诗歌、小说好。诗歌语言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倒装、省略、反常、用典等等,对写作文的通畅、清晰表达弊多利少。小说多对话、多描写,细致、具体但繁复、琐碎,学生读多了,描写眼前景色、刻画身边人物时容易受其所扰,不知如何下笔。况且,大多学生读小说多被故事和人物吸引,往往忽略了“讲故事”的技艺和方法,也极少去深思其意蕴的深刻,所以,无论内容和表达都少有所获。
再比如,读鲁迅的作品,小说自然比杂文更容易读、有趣味,但就学习作文而言,应该捏捏头皮多读他的杂文才是。
其次,多读本国的好作品,多读现当代的优秀之作,多读一些讲道理的作品,比如:说理散文、杂文、时评、论说文等等,以增长知识、锻炼思路,学习说理手法。
当然,首先要把课本上的好作品吸收消化好,由课内而课外。
在此,还想表达个人的一点意见。中小学生要尽可能少读一点所谓的“满分作文”和“优秀作文选”。在初学写作时读些许或许是有裨益的,因为学写作也是从模仿开始,但是鼓励大家人手一本,甚至要求摘抄积累就大可不必了。因为优秀作文选再优秀也不过是同龄孩子的见识和思路,可能有一些灵动、清新的词句但毕竟难得在见识上和表达上达到“上上”。所以,读多了“作文选”,孩子即便学会了作文,也难学好作文。
选好了读物,剩下的就是“怎么读”的问题了。
读,是为了吸收,内容和表达方面的吸收。因为好文章要言之有物,“物”就是有所写,写有价值的内容,这内容无论思想和知识,于初学者而言,自己观察研究所得毕竟有限,弥补之法就是通过“读”吸收别人的。当然,还有能更直接用于写作的,便是表达上的吸收。就这一点,张中行先生将其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思路内部的自然联系,二是语言内部的自然联系。对于语言的关注,我们日常教学指导中向来是比较重视的。在此重点说说,学“思路”。
思路简单而言就是先想到什么,后想到什么,怎么衔接过渡,就是对于某一事物或是某一问题的有条理、具首尾,内容充实、合情合理的想法。所以,我们常说对于某一个题目,你怎么想就怎么写,可见文章不过是自己思路的写照。写不清楚往往是没想清楚。
对绝大部分初学写作的而言,作文都是顺着他人(所读之文)的路子走的。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语文教学二十韵》中告诫我们: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读好文,读懂好文,并能了解或说明好之所以然,就必须读后有思,让自己跟着作者的思路由此及彼走一遭,并试着在写作练习中针对某一问题或题目建立自己的成系统的、合情理的思路。
要有如上的这些收获,读的时候就必然不能一目十行、一扫而过了,也不能只为赏玩故事,急于知道结局,满足于清楚大体情节,而对叙述故事的方式、文字、语句、妙笔视而不见,轻轻放过。所以,要提高作文水平,不单要多读好文,还要对喜欢的、精彩的文段反复阅读、三番五次地咀嚼、琢磨,并在作文是有意模仿、尝试,方能读有所用。因此,多读基础上的多写自然是必要的,在此不叙。